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保護傳承耕育文化、拓展耕育田園生態旅游
耕育文化是在中華傳統農耕文化基礎上融入了現代文化、生態保育、未來文化等理念后的活態型復合文化,能使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傳承、發展和提升。耕育文化依托生態文化和現代文明演化出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耕育文化體系融合了農耕教育、生態教育、勞動教育,美藝教育、倫理教育,徳智教育等,與耕育文明共同形成耕育農業、耕育農法、耕育田園大家庭。
一、 耕育文化保護傳承的緊迫性
耕育文化是指傳統文化、生態文化、現代文化與自然、農業、人文等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耕育文化脫胎于五千年農耕史,綿延于現代文明與未來文明之中,貫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化脈絡,實現傳統現代未來一脈相承的自然進化成就。耕育文化即包含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它體現和反映了傳統農業的思想理念、生產技術、耕作制度以及中華文明的內涵。也包括生態保育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理念,不僅在維系生物多樣性、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保障食品安全、促進資源持續利用、傳承民族文化、保護獨特景觀、推動鄉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保持和傳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傳統特色,豐富文化生活與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
1、 耕育文化亟待保護和提升
(1)受到現代工業和城鎮化建設的沖擊,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中,耕育文化臨著傳統中斷和特征喪失的威脅。因此,深入挖掘耕育文化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保護、傳承和利用耕育文化,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重要意義。
(2)由于歷史上數次反對傳統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以及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全盤西化的思潮。斥傳統文化為封建糟粕,唯“現代科學”為時髦。這種廢棄傳統,一味強調現代文化的負面已經顯現。
(3)對傳統農業文化要抱有更加寬容的態度。農業文明常常與農業信仰有關,這些信仰的存在對于維系社會秩序,凈化人類心靈,保護大自然等都曾發揮過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在繼承農業文化遺產時,必須將“俗信”與“迷信”嚴格區分開來,只要利大于弊,我們都應予以保護。
(4)田園生活向往不是向農耕經濟的倒退。在人們的觀念中,傳統農耕文化是落后的。其實傳統文化、傳統技術在當時所代表的就是先進文化。而在現代工業發展遭遇自然環境限制的今天,利用自然、無污染的傳統耕育農法技術,也是我們生態發展的措施之一。我們的任務不是用現代化取代傳統農業技術,而是在充分繼承農業文化的同時,利用現代技術改進農業技術,使之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2、 耕育文化促進了耕育田園農耕情結的實現
現代工業文明切斷了現代與傳統文化連結的脈絡,背離了自然生態的發展理念。人們回歸田園的就是希望尋找逐漸逝去的生態記憶與情懷。2020年的抗疫過程促使人們對往常的生活狀態和現代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刻反思。需要對新的生產消費方式和生活安排進行重構,返璞歸真貼近自然的耕育生活是人們心靈深處的渴望,生態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以耕牧漁樵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中華各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并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農耕文明所蘊含的精華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優秀的,例如培養和孕育出愛國主義、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節約消費、生態保護等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鑒。
中國數千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同時,燦爛輝煌的漢文化又豐富了農業的內涵。疫情過后,社會將對餐飲、食材提出更高的健康生態要求,消費者對生態食材、生態飲食的認知和選擇也會有一個“質”的變化。耕育田園貼近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城鄉生活深度融合點,人們在耕作中與自然環境相依相存,可以獲得精神身心和諧;通過耕種、播種,收獲等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和農產品。人們精神世界在接近大自然過程中得以思考和歷煉。人們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感受自然界給予,大地之母給予人類的哺育滋養,喚醒人們尊重自然,對大自然的崇敬之心和關愛之情。耕育田園生活和鄉土文化,可以讓人們體驗到質樸的民風、古老的手工技藝、生態健康食品、潔凈清新的空氣、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等,促進休閑度假、田園種植、養生養老、旅游教育等活動開展。
3、 耕育文化具有地域多樣性和民族多元性
耕育文化是人類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歷史見證。具有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文化兩種要素,體現出地域性、民族性、復雜性和多樣性。耕育文化產生于鄉土田園,深深植根于鄉村生活的土壤之中。中國的耕育文化、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傳承性和延續性。
(1)耕育文化具有地域多樣性特點,是與不同地理和生態環境特點相適應的地域文化。我國地域遼闊,丘陵、高山、平原等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千變萬化,不同土壤、地貌、季節與作物需要多樣性的農業生產模式。中國傳統農業把多作物合理間作、混作、套作種植,提高農田生物多樣性,使農田生態系統復合化,提高穩定性。并利用中醫農業相生相克原理,把多種生物種群合理組合在一起,利用相生組合使種間互利共生,使用相克達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2)耕育文化具有民族的多元性特點。我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過程中,因地制宜創造了自己的耕育文化。以耕牧漁樵為代表的耕育文化具體體現在農耕文化、游牧文化、狩獵文化、?;~塘等,都是與之相應的生產生活習俗,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其他民族之間的耕育文化交流與傳播。
4、 耕育文化為有機質農業發展奠定了文化基礎
耕育文化具有有機質農業生態地力觀。耕育農法認為土地是農作物種植和畜禽養殖的物質載體,是農業生產資料。農作物生長是要消耗地力,每年每季作物收割后地力需要不斷得到恢復或補充,才能繼續下一季農作物種植,若地力不能獲得補充和恢復,就會出現地力衰竭。傳統農業將種植業、畜牧養殖業緊密結合起來,將作物秸稈、人畜糞尿、有機廢棄物等經堆積腐熟后還田,種養殖廢棄物還田實現了農業生產系統內部物質良性循環,形成了沒有廢物產生的封閉生態循環系統,農作物等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彌補了農田種植養分輸出的損耗。
二、 耕育文化促進耕育田園生態旅游
耕育田園具有調節生態、自然風光、觀光休閑和文化傳承的多功能特點。如何在現代社會,把生態農業、現代農業中和傳統農業融合成耕育農業,使數千年傳承下來的農耕文明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促進循環農業發展,融入民俗傳統和地方特色文化,保護促進鄉村文化事業發展。
國內外的鄉村田園旅游無不以文化特色作為依托,文化具有很強的輻射力、滲透力,文化創意與傳統融合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推動力,挖掘農村的各種潛力,整合農村的生產、生態、生活與文化資源,把資源轉化為推動農村發展的資本,形成良性互動。
1、 耕育文化促進傳統節慶與農民豐收節融合提升
現代文明正在異化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甚至包括純樸的自然人性。把耕育文化與傳統節慶和農民豐收節融合。我國傳統節日都起源于農耕時代,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和諧理念,是自然法則與生活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弘揚耕育文化,應首先要過好我們的傳統節日,讓傳統節日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構成部分,使每個人普遍認同傳統節日,成為節慶文化的傳承人。
2、 耕育文化促進中醫農業的發展
傳承耕育文化,拓展耕育農業的田園旅游功能。中國傳統中醫農業理念蘊含著資源保護與循環利用、生物間相生相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樸素生態觀和價值觀,傳統農業積累的生產技藝和管理知識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依然具有應用價值。適度發展耕育田園旅游是進行耕育文化保護的有效途徑,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3、 耕育文化促進傳統民俗的保護和利用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使用的民間用具、民俗用品、傳統農具、傳統技藝,以及我國農業的許多優良傳統和理念不能衰落和消失。對傳統耕育文化的保護,不僅要求保護好農村的鄉野氣息,還要保護、傳承和利用好鄉村質樸的耕育文化,提高鄉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滿足人們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發展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中,應注意借鑒和汲取耕育文化的理念,保護傳統民俗、傳統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揚特色地域文化,傳承和發揚中國優良的傳統人文精神,維系生產生態生活的和諧發展。加強對耕育文化的傳承和活態保護,更好的以鮮活的狀態存在并服務于民間社會的。我們的愿望是讓這些人類歷史上所創造的耕育文化和農業生產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并讓它們以鮮活的狀態傳承于社會。
4、 耕育文化田園生態旅游滿足了人們自然精神需求
耕育田園是農耕文化與田園風光和鄉村旅游的融合提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城鎮居民面臨環境與生活的雙重壓力,中產階層的人們開始渴望從喧囂、污染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回歸到自然,在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鄉村中享受充滿田園情趣的休閑生活。
田園養育了我們,田園是我們中國人靈魂的棲息地之一,回望傳統的田園,回味傳統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傳統的文化;能舒展人們心里的緊張和陰郁。面對生機盎然的農田果園,看著五谷豐登的秋季田野,我們會丟下煩惱,心曠神怡。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也是知識之源,耕育田園旅游時時會提醒我們要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我們應該重視耕育文化的保護和提升,重視耕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保護文化的源頭和母本。通過從事耕育田園農事活動,可以了解當地特色和民俗、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享受耕育文化精神陶冶。(作者孫建系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