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重拾經典,讓讀書點亮人生之路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據掌上長沙報道,今年的讀書日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活動無法舉辦。不過,長沙很多地方開展了“云閱讀”活動,興起一波閱讀新風尚。市婦聯還發出家庭親子閱讀倡議書,希望每個家庭都行動起來,每天抽出一小時,全家融入讀書活動。伴隨春風化雨,很多人沉浸在書香之中。
可是,最近網絡爆出的一件天價爭搶“不打工男”的事件,又讓一些人嘴里蹦出“讀書無用論”。據媒體報道,南寧男子周某從小不愛讀書不愛勞動,2012年,因多次偷竊電瓶車被抓,在接受采訪時說了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莫名其妙在網上躥紅。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最近周某出獄后,竟有超過30家網紅經紀公司爭著與他簽約,有的開價年薪數百萬元,四川一家公司更是開價到1500萬元。周某的“神奇”遭遇,刺疼了不少年輕人的神經,有人就嘀咕:既然好逸惡勞當網紅有如此高薪,那勤奮讀書、辛苦勞動還有什么用?有幾個博士畢業生的工資能高過周某?
抓住少數乃至個別極端事例進行對比,是宣揚“讀書無用論”慣用的手法。比如,某女子名校畢業嫁人后,生活困難吃低保,就有人慨嘆讀大學沒用;某包工頭小學沒畢業卻賺大發了,開大奔住別墅,就有人感嘆沒文化反而吃得開;最常見的是,身邊如果有幾個大學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而暫未找到工作,“讀書無用論”就更加顯得活躍。殊不知,論者自己已經跌入了以偏概全的思維陷阱。
以偏概全,通俗來說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相信并叫嚷“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何嘗不是如此?古往今來的絕大多數成功者,都從讀書汲取過大量營養,這個他們視而不見;而“不打工男”這樣被網絡炒家哄抬起來的、扭曲價值觀的極端個例,卻在有意無意中被放大無數倍,成為精神空虛者尤其是“三俗”追隨者的一種狂歡。
從理性的視角來看,“不打工男”的離奇“吃香”,倒是為網絡時代該如何閱讀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如今打開手機,信息唾手可得,獲取知識的門檻比過去大大降低,但各類資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這樣的淺閱讀,雖然能讓人較好地利用零碎時間,獲取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識,閱讀成本也低,但它就如吃方便面之類的快餐,缺乏營養,久而久之會讓人產生“口感”依賴、閱讀惰性,不愿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思考。相比之下,閱讀書籍能給人以系統化的知識、整體性的思考。特別是那些傳統的經典讀物,經過了歷史的淘洗和檢驗,是積淀下來的精華,更能讓我們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心游萬仞中,獲得人生的準確坐標,更好地審視自己和外在的環境,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該向哪兒去。對這樣的書籍進行深閱讀,我們才能站在前人肩膀上攀登知識高峰,塑造并形成自己獨立理性的思考能力,確保人生航船不偏離方向,更快更好地駛向理想的目標。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類名言警句不勝枚舉,無不是對于經典名著和深閱讀的肯定,而非對碎片化資訊和淺閱讀的褒揚。讓我們撥開網絡炒作的種種審丑迷霧,走出“讀書無用論”的誤區,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重拾經典,耐心品讀。讓深閱讀重新回到每個家庭的每一天,以此點亮我們的夢想,照亮整個書香社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讀書 閱讀 經典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