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開工率復崗率在穩步提升
進入4月,全國勞動力市場持續回暖,80%返鄉農民工已返崗復工。疫情沖擊下,今年就業形勢如何?下一步,穩就業政策還需如何發力?
穩就業任務艱巨繁重
“從行業看,以消費類為主的生活服務業受影響較大;從就業群體看,受影響較大的主要是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國家發改委就業司副司長常鐵威說。
今年1—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同比下降。1月、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3%和6.2%,環比分別上升0.1和0.9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分析,農民工就業穩定性較低,靈活就業人員比重高,外部沖擊下,所受影響十分明顯。同時,疫情期間企業招聘活動減少,市場就業機會不足,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部分求職者就業暫時比較困難。
中央到地方及時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就業市場正產生積極變化,各地企業開工率和復崗率穩步提升。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市場需求逐步回升,經濟增長逐漸恢復,勞動力需求也將陸續恢復,就業形勢將進一步改善。”張毅說。3月28日,全國規上工業企業98.6%和89.9%的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比2月23日分別提升15.5個和38個百分點,比3月1日提高3.6個和22個百分點。鋼鐵、電子行業復崗率均超過90%,紡織、機械、輕工等在70%至90%之間。截至3月18日,全國已有1億農民工外出務工,占春節前返鄉農民工的80%。
智聯招聘周報顯示,3月16日—3月20日,企業招聘職位數環比上漲1.14%,求職行為環比增加12.02%。特別是在求職端增速的不斷推動下,就業競爭指數提升至17.4,超過去年同期的15.6,勞動力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正在加劇蔓延,我國面臨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大幅增加,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總體看來,當前和今后一個階段,穩就業任務艱巨繁重。
“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加上就業優先政策的持續發力,就業市場有條件保持穩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強調。
抓好重點群體就業
穩定就業形勢,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尤為關鍵。
在農民工就業方面,企業用工短缺和部分勞動者無法返崗的矛盾依然存在。當前,人社部門從供需兩端入手,建立了重點企業用工日調度和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兩項保障機制,打通返崗“堵點”,接上復工“斷點”,暢通勞動要素流動,提升供需對接效果。
在用工需求端,為幫助解決醫療防護用品、群眾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等重點企業的用工問題,截至3月17日,重點企業目錄已從2月15日的1330家擴大到9138家,共幫助企業解決招用工人數37萬人。在勞動供給端,截至3月31日,通過專車專列包機等方式,累計“點對點”運送農民工538萬人。
“各地還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有含金量的政策,支持企業員工返崗復工。”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說,比如北京、重慶、云南等地對為重點企業提供招用工服務的人力資源機構給予補助;山東、貴州、廣西等地對重點企業員工返崗產生的交通費給予補助。
對于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愿的農民工,有關部門將通過挖掘當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用工潛力、組織投入農業生產、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渠道,促進就近就地就業。
針對高校畢業生,“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將主要用于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國有企業將連續兩年擴大畢業生招聘規模”“中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將予以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系列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的政策接連出臺,千方百計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同時,“線上招聘”“就業指導云課堂”等線上就業服務緊急上線,暢通高校畢業生就職渠道。教育部聯合地方、高校以及社會知名招聘網站共同開展“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目前平臺共提供833萬條崗位信息,累計新增注冊人數132萬人,投遞簡歷超過1100萬人次。
培育更多就業增長點
要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穩就業政策還需如何發力?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上還要靠發展,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力穩住就業基本盤。”常鐵威說,尤其要抓好各項援企政策的落地見效,把已出臺的減稅降費、社保費減免緩繳、金融支持等幫扶政策盡快落實到企業。
人社部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共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1239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因免征社保費直接受益942億元,大型企業因減收社保費直接受益209億元。截至3月24日,全國已向146萬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222億元,惠及職工4951萬人。
“我們還將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力促進‘雙創’,推進‘互聯網+’行動等方面多措并舉,積極運用現代科技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創業的活力和潛力,拓展就業新空間、開辟就業新崗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說。
3月初,26歲的龔飛在貴州銅仁老家滯留50多天后,在家門口成為支付寶的人工智能訓練師。“一樣的工資,在家里給人工智能打工,生活成本低,比到大城市打工劃算多了。”龔飛說,他每天負責給語音加標注、訓練人工智能,培訓結束后每月工資能有5000多元。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方面資金,加強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創新和融合運用,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加快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培育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新增長點。”高杲說。
面對新職業、新崗位,讓勞動者迅速獲得與之匹配的職業技能是避免結構性就業矛盾出現的重要手段。國家出臺“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對參加線上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明的學員,給予培訓補貼;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等四類人員,在培訓期間給予生活補貼。
3月下旬至6月底,人社部將面向企業返崗待崗職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兩后生”、貧困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記者 李心萍)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企業 高校 提升 農民 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