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讓更多農民有地養豬——重慶市南川區政協建言加快生豬產業發展小記
“實現全面小康,要碗里有糧、鍋里有肉。生豬生產非常重要!”近日,重慶市南川區政協就加快生豬產業發展深入部分鎮街作了一次專題調研。
“南川區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之一,發展生豬產業是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調研顯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受非洲豬瘟疫病、環保限養禁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各地生豬產能陡然下降。各級政府出臺了系列強力措施推進生豬生產恢復發展,生豬產能呈現持續向好態勢,但與歷史同期相比仍處于低位,至今市場供給依然偏緊。
“影響生豬產能恢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調研組認為,從短期來看,生物疫病疫情、環保限養禁養是生豬產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從長遠來看,養殖用地瓶頸才是制約生豬產業加快發展、持續發展的最大因素。“而且這個難題,在現行政策框架內無法得到充分解決”,鎮街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養殖用地難在南方地區較為突出,不利于當前國家大力推動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發展。”區畜牧技術推廣站站長姚福吉直截了當地說,其根本在于將養殖用地作為設施農業用地,定位為臨時用地,不能占用基本農田。按國家規定,基本農田面積須占本行政區內耕地面積的80%以上,在此基礎上,再扣除一般耕地劃定的限養禁養區后,適養區面積就非常小了。以南川區為例,扣除一般耕地限養禁養區面積后,適養區面積區區不足500公頃,并且較為分散,連片面積200畝以上地塊幾乎沒有,這讓一批批有意投資的企業或社會人望而卻步。
“建議國家重新定位養殖用地性質,將養殖用地從耕地中分立出來,單獨設為一類。”調研組提出。
“現在養殖場地選址極其困難,主要是基本農田管理制度不合理。”鎮街相關負責人呼吁,科學劃定基本農田,在南方山區基本農田面積占比最好不要超過耕地面積的80%;合理規劃養殖用地比例,在制定用地空間規劃時,可在耕地周邊按1-2%的比例規劃為養殖用地。
“還要規范簡化養殖用地管理。”姚福吉補充建議,養殖企業與土地所有人簽訂流轉協議取得土地后,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發給養殖用地土地使用證,其上的圈舍、飼料房等可申請不動產登記,讓企業資產受法律保護,并有利于企業用于質押、抵押。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生豬 用地 發展 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