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戰疫時期特殊作業 戰疫時期特殊作業
勇闖“紅區”的戰斗員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他不是醫生,不是護士,也不是記者,卻在疫情來臨之際不顧個人安危勇闖“紅區”。他說,“我不進去誰進去?我必須進去穩定軍心,掌握一線真實情況,這樣市委、市政府、指揮部的決策部署才有底。”他就是湖北省政協委員、黃岡市政協副主席郭應虎。
1月18日晚8點,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SARS戰斗,有著縣醫院院長、市衛生局局長經歷的郭應虎臨危受命,擔任黃岡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年近六旬的他轉崗到市政協工作已有3年了。
任命的背后是責任更是重托。“我曾做過15年的外科醫生,盡管從政多年,但對醫生這個職業一直放不下,很有感情。黃岡市‘四大家’班子成員中,有醫學背景的只有我一人,這個時候我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郭應虎說。
當晚9點半,黃岡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碰頭會議。憑著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職業獨有的敏銳,郭應虎察覺到一場戰役即將打響。他當即建議,將城區醫院呼吸內科已收治的住院病人盡快轉移,建“三區兩通道”的標準隔離區,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第二天,黃岡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決定,用3天時間緊急開辟3家定點醫院。就這樣,黃岡有了第一批隔離病區。
郭應虎除了擔任指揮部副指揮長外,還兼任指揮部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是黃岡唯一一位進入傳染病區工作的副指揮長。
1月26日,郭應虎了解到作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之一的黃岡市傳染病醫院的醫護人員因日夜奮戰已經相當疲憊,同時醫療物資緊缺讓醫務人員瀕臨崩潰的情況后,他沒有絲毫猶豫,帶上一個N95口罩、一頂帽子,穿上一件工作服,在沒有充分防護裝備的情況下進入到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在進入ICU病房的一個小時里,郭應虎仔細詢問醫護人員面臨的實際困難與問題,并把他們的意見一一記錄,同時安慰病人,為醫護人員加油鼓勁。從ICU病房出來后,郭應虎第一時間將掌握的情況向市委書記報告。結合郭應虎所反映的情況,市委、市政府采取積極行動,多渠道籌備醫療防護物資及藥品。
事后有人替郭應虎捏了把汗:你是副指揮長,萬一感染了怎么辦?郭應虎回答說:“我也是戰斗員!”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郭應虎始終牢記政協委員的職責,將建議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寫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實踐中。
臘月二十九,不斷增加的病例與已經飽和的醫院病床,讓指揮部成員們萬分揪心。顧不上吃午飯的郭應虎趕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調研,試圖在調研中尋找到解決方案。
根據調研情況,郭應虎在當天的指揮部例會上提出:“建議將原定于今年5月交付使用可容納1500張床位的醫療中心進行改造,以解決城區醫院收治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除夕當天,指揮部果斷決策,利用3天時間,將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改造成黃岡版“小湯山醫院”,新增1000張床位,集中收治發熱病人,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1月28日晚,山東醫療隊和黃岡市中心醫院部分醫護人員正式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并開始收治病人。1月29日,湖南醫療隊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有床了,有醫生了,病人也有了希望。至此黃岡市城區實現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由“人等床”轉變為“床等人”。
“那個時候感覺自己履行了一名政協委員應盡的職責,關鍵時刻能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出主意。”郭應虎說。
1月23日,黃岡成為繼武漢后第二個“封城”的城市;1月24日,黃岡出臺了“最嚴限行令”;2月10日,黃岡在湖北省率先對“四類人員”居住過的小區實施封閉管理……這些疫情防控措施背后也都凝聚著郭應虎的智慧與汗水。60多天來,郭應虎白天要到病區督導抗疫工作,晚上還經常與醫護人員一同轉運危重病人,凌晨兩三點下班成為他這段時間的工作常態。
“作為一名來自無黨派界別的政協委員,一直以來我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尋找著回報國家和人民的機會。在國家有難之時,能夠用自己的所學、所長為抗疫盡一份力,此生無憾!”郭應虎說。
3月18日上午,黃岡全市“四類人員”全部清零,松了一口氣的郭應虎卻因高血壓病發住進了醫院。然而對他來說,他的任務還沒有結束,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出院幾天后的郭應虎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