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王貴如:呈現生活 謳歌大美

2020年04月03日 13:34 | 作者:王貴如 | 來源:青海日報
分享到: 

作者:王貴如

由青海廣播電視臺和北京三多堂傳媒公司聯合拍攝的大型文化紀錄片《大湖·青海》,是近年來青海題材紀錄片創作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該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青海廣播電視臺相繼播出之后,受到廣泛的熱議和好評。

《大湖·青海》重在呈現生活。第一集《生靈》著重表現青海湖及環湖地區的生靈,展示生命孕育和希望滋生的過程,反映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第二集《家園》通過對祭海、過春節、跳“於菟”等民俗風情和守護水源、轉場搬遷、搭建牛毛帳篷經堂等事件的鋪陳,生動地展示了青海農牧民生活的圖像和生活的情境,頌揚了他們對家園的熱愛、守望和建設。第三集《世界》主要記錄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和天佑德車隊車手張志善等人緊跟時代步伐、大膽抉擇、勇于創新、勇于追夢的心路歷程,從中傳達出這樣的訊息:而今的青海,正在改變昔日的遙遠和封閉,向整個世界敞開了大門。三集紀錄片就這樣由自然而人文,由生命而生活,由家園而世界,完成了它頗具匠心、環環相扣的演繹,為觀眾呈現出一個真實、多元、立體的青海。《大湖·青海》有著豐富的鏡頭語言,每集之中又都能看到大小景別的適時切換,微距與鳥瞰的轉換,乃至質樸真切的空鏡。

很多紀錄片,都有一個具有承載力或牽動力的核心事件。有了這個核心事件,作品所要表達的話題,連同話題的各個環節,都可以通過這一核心事件串連起來。《大湖·青海》沒有這樣的核心事件,但它并非雜亂無章的生活現象的堆砌,它的敘事依然有條不紊。何以如此?原因就在于這部紀錄片的創作者另辟蹊徑,他們為作品找到了一個具有延伸價值和發展空間的生長點,找到了一個如同格律詩中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詩眼”。從這個點入手,再用“扯棉絮”或“滾雪球”的方法,越扯越長,越滾越大。就在這“扯”與“滾”之中,把需要反映的問題都囊括進來。青海湖顯然就是《大湖·青海》最適宜展開和延伸的生長點。片子從青海湖切入,逐步向周邊以至更遠的地方輻射,進而形成一個有機的、邏輯合理的敘事結構。初看,你會覺得這部紀錄片很“散”,忽而海南,忽而海北,忽而又到了黃南或海西。細細一想,又覺得它不“散”不行,沒有這個“散”,就肯定不會有作品取材上的廣泛自由,也不會有內容上的飽滿充實。好在有大湖的牽引和制約,時空跨度雖大,片子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仍然是集中而又明晰的。這個中心思想就是,表現青海在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的追求和努力,謳歌青海人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意識和開拓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這,應該就是《大湖·青海》的“神”。這一內在的“神”恰恰就蘊含于作品外在的“形”、外在的“散”上。如此說來,《大湖·青海》其實是形散而神不散。

紀錄片以人為核心,它的主題是人,是人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和文化積淀,人的性格和命運,人和自然的關系。《大湖·青海》自始至終都把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在小人物、微切口、大情懷的制作模式下,創作團隊精心選擇了十多個普通人作為紀錄對象,并以“短、平、快”的敘事策略,從容不迫地講述著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的命運。無論是甘子河畔的野生動物協管員尖木措,還是不管刮多大風、下多大雨都要按時轉場的牧人馬拉加和他的愛人卓瑪;也無論是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的牧民攝影家喬丹,還是對普氏原羚關愛有加的吳永林,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他們身份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但他們都有著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的專注、對家園的一往情深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平常的事件,鮮活的細節,讓這些人物可感可知,可以觸摸。簡陋的著裝,淳樸的笑容,未經雕琢的平白語言,無意間的回眸一瞥,乃至面對鏡頭時的一絲扭捏,被定格在沒有擺拍的鏡頭里。凡此種種,都是攝制人員在現場的紀錄。它既體現出創作團隊客觀、寫真、嚴謹的創作追求,也于無形之中拉近了片子同觀眾的距離,實現了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

當然,凡事都有個“度”的把握問題。紀錄片固然需要有具體的人、具體的事,需要有對于個體生命和個體表現的觀照與描述,但在有限的篇幅和長度之內,作品中的人物并不宜過多。如果說,《大湖·青海》還有缺點和不足的話,那么,在我看來,這個缺點就是,它涉及的人物似乎多了一些。人物多了,就不容易濃墨重彩地集中刻畫,其中有些人物,就不免會給人以匆匆而過、意猶未盡的感覺。

20世紀90年代,青海電視臺拍攝過一部紀錄片《青海湖之波》,該片獲得了1994年度全國“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時隔二十多年之后,青海廣播電視臺又與北京三多堂傳媒公司聯袂打造了這部得以在中央臺紀錄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的《大湖·青海》。兩部片子都以青海湖和周邊地區作為聚焦對象,在思想意蘊和藝術表現上也都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它們的成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青海確實是紀錄片創作的富礦區,這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有志于紀錄片創作的人們,在這精彩紛呈的土地上,是可以大有一番作為的。作為地處青藏高原的民族地區,青海具有同其他許多地方迥然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緊緊抓住我們的特色來做文章,就能揚長避短,創作出具有土特產味道的節目。而往往是這樣的節目,才最有可能沖出小峽,走進不同地域人們的精神世界。毫無疑問,打特色牌,以特色取勝,永遠是我們實施精品戰略,繁榮文藝創作的不二選擇。

《青海湖之波》從策劃、拍攝到制作完成,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大湖·青海》則用了三年。這樣嚴肅認真、精益求精,舍得花時間、舍得下功夫的創作態度,這樣頑強執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和作風,對紀錄片創作是至關重要的,對紀錄片創作者的啟示作用和借鑒意義,也應該是不言而喻的。(王貴如)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青海 紀錄片 大湖 生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