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北高峰資本及坤湛科技創始人兼CEO閔萬里: AI技術要下沉到實體產業里
“高科技的‘新基建’容易脫離目標產業自身的發展規律,出現與產業應用脫節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特別關注高新技術對產業的滲透性。”日前,北高峰資本及坤湛科技創始人兼CEO閔萬里對人民政協報記者表示。
閔萬里曾擔任阿里云副總裁及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2017年當選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在AI應用領域和產業智能領域,閔萬里更有心得。
他認為,要重點聚焦“產業AI化”而不是“AI產業化”。盲目建設各種以AI為旗幟的產業園,非常容易偏離到類似“xx人工智能培訓基地”的“AI房地產”模式。而“產業AI化”則是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目標,用AI技術下沉到實體產業里,幫助實體產業解決生產效率低與智力要素低的生產模式,提升生產效率。
他舉例說,青島浩豐集團通過新技術應用實現生菜精準種植,節約水、肥、藥成本153元/每畝;攀枝花鋼鐵利用AI算法和大數據技術優化煉鋼全流程,控制鐵損和輔料消耗每年節約1700萬元。
他還說,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盡管誕生于互聯網行業,但其創造價值的潛力在第一、二產業非常大,也應該與AI一起下沉服務實體產業場景。“而5G及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顧名思義,就應該在對應的目標產業中發揮助推的作用,避免脫離于產業的營養液而窒息。”
閔萬里強調,“新基建”要著重“產業帶動”。新基建一方面是能短期內通過投資刺激相關領域,另一方面則是在長期釋放新技術的威力推動目標產業效率爬坡,而這需要激發產業實踐者積極引入新基建的成果產業落地。例如,在工業領域,積極引進源自互聯網的大數據及AI技術,提升生產制造效率與產品設計流程;在城市治理服務領域,引入城市大腦支持網格化管理和實時決策與全局智慧的融合,避免“視野孤島化”導致“行動板結化”。
閔萬里還談到,“新基建”要做好“軟硬結合”。他分析說,此次“新基建”的主體是偏“軟”的行業,其產業帶動性和價值推動力是需要硬件行業的支撐與聯動。但是,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出現投資主體受益者通過新技術的通道騰挪到硬件行業,變成了變相的硬件投資,重‘硬’輕‘軟’的做法,會導致新技術的研發資源不足而夭折。”
對于“新基建”的前景,閔萬里十分有信心。他表示,正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新基建”需要產業實踐者的開放與決策者的理性和耐性。只要能夠深耕產業的土壤,瞄準提升產業效率的目標,此輪“新基建”一定能夠推動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產業 ai 萬里 技術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