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疫情文學閱讀受追捧 災難文學如何寫是個問題

2020年03月18日 12:08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馬爾克斯曾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書中說,哪里有恐懼,哪里就有愛。一段時間以來,這本書一下就擊中了讀者的“軟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與疫情有關的非虛構和虛構作品,引起了讀者的熱切關注,疫情文學閱讀成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

《花冠病毒》,舊書網喊價800元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讓讀者不由想起2003年的非典,中國作家畢淑敏的長篇小說《花冠病毒》甚至一度成為熱搜,在舊書市場價格更是一路攀升。

許多讀者重新捧起《花冠病毒》,他們被書中關于病毒形態及其殺傷力的描寫所震撼。而書中有關封城、市民搶購等的描寫,和現實似有驚人的“對應”之處。“12年前買的紙質書,過年的時候把它拿出來又看了一遍,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不少讀者在微博提到了閱讀感受。

《花冠病毒》于2012年2月首次出版,關于這本書的銷售,中南博集天卷副總編輯毛閩峰說,目前該書版權已不在博集天卷,不過他提到,在疫情初期消化了不少《花冠病毒》庫存。更讓人吃驚的是,《花冠病毒》2012年版,在孔夫子舊書網最高喊價已達800元,還有500多元、400多元、300多元等不同價位圖書在售。在京東圖書,二手書價格也高達200多元至300多元。

“20NN年3月。一種來歷不明的病原體強烈襲擊燕市,初步命名為花冠病毒。主要癥狀是發燒、咳嗽、血痰、腹瀉,全身各系統崩潰。罹患人數達數千,死亡病例累計已數百。”書中的文字描寫被網友們驚呼為“神預言”,而畢淑敏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沒想到在她有生之年如此兇險的疫情會再度來襲。“盡管我曾經用文學進行過吹哨,但我曾想這一幕再度重演,我應該是在天堂里了。”

2003年非典來襲,中國作協組織8人作家團在非典一線進行采訪,這個采訪團中只有畢淑敏一位小說家,其他都是報告文學作家。畢淑敏回憶說,她并沒有像有的作家一樣寫下請戰書,但中國作協看上了她,一是因為她當過兵,二是她曾是醫生,有專業背景。畢淑敏說,當年作協電話打來的時候,家里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那個時候她的媽媽正身患重病,需要照顧。

至今想來,畢淑敏記憶最深刻的是,每天晚上列席北京市防疫會議,“會開得驚心動魄,討論各種復雜關鍵的防疫問題。比如是否要把疑似病例確認為確診病例。”開完會,畢淑敏從臺基廠走到長安街上,曾經充滿生機的大街,死一般寂靜,人類的悲壯感沖撞著她。

報告文學作家基本在一年內完成作品,但畢淑敏沉思了整整8年。8年當中,她一直在想到底從什么角度寫人類和病毒的戰爭。等待寫作靈感是痛苦的,當年梁萬年博士送給她一套隔離服,她保存了8年,“小說還沒寫完,我時不時拿出來穿在身上感受一下。”陳薇院士當年送她干擾素,說她到一線采訪用得上,這兩個小瓶子同樣保存了整整8年,藥品雖已失效,但這些一線采訪留下來的實物,“我一看再看,提示自己使命尚未完成。”

寫作過程中,畢淑敏讀過人類進化史、人類瘟疫史、人類災難史等大量相關著作,她記不清自己在夢里看到多少次病毒,那本《病毒學詞典》,她寫完小說后決然扔掉,再不想看到那些病毒的模樣。曾經的經歷更讓畢淑敏堅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絕非偶然事件, “病毒會一再和人類血戰,和人類多次交鋒。這是我們逃不過的劫難。”

一個月后,《花冠病毒》將再版上市,出版社到底是哪家?畢淑敏說是一家中央級出版社,出版方想暫時保密。

《鼠疫》《血疫》雙雙加印5萬冊

2020年春天,國外作家關于疫情的作品,同樣成為焦點。新冠肺炎疫情快速發展,法國出版界突然發現,法國文學家加繆的著名小說《鼠疫》銷量突然上升,比去年同期翻了好幾倍。

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加繆代表作《鼠疫》、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理查德·普雷斯頓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成為疫情期間當當網新上榜的圖書,這三本書占據了熱銷電子書top20的三個席位。而在北京開卷虛構類暢銷書榜單中,《霍亂時期的愛情》位列第11位,為該書歷史上最好的位次。北京開卷相關負責人分析原因時表示,當“疫情”遇上“愛情”會發生什么,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這些書更是不約而同在各大好書推薦榜上不斷出現。一位中國讀者在微博上說:“一個星期前就下載了《鼠疫》,臨時加入閱讀清單的。”科幻作家陳楸帆疫情初期就重讀了《鼠疫》,他說人們可從書中所記述的大瘟疫中汲取力量和經驗教訓,進而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層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面對如此現象,北京開卷相關負責人認為,疫情文學不僅出現在各類推薦書單中,媒體也喜歡引用相關的內容,所以在市場宣傳層面上提高了這些書的曝光度,關注度自然也就提高了。而讀者身處這場疫情之中,自然也關心這個話題,所以尋求相關書籍成為一個趨勢。

對讀者疫情文學閱讀需求的攀升,出版社快速做出反應。來自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最新消息,《鼠疫》剛剛加印了5萬冊,將于近期正式上市。《血疫》也剛剛加印了5萬冊,即將投入市場。

如果不寫,才是災難

“如果不寫,才是災難,這意味著忘記。”詩人、作家于堅面對疫情,發出了漢語寫作者的宣言,他還說,如果沒有那些見證、記錄,奧斯維辛也許還會再次發生。對于作家而言,災難文學如何書寫,同樣是個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作家須一瓜的《白口罩》比平日受到更多的關注。書中寫一場瘟疫突然暴發,一夜之間幾乎所有人都戴上了白口罩,恐怖到不真實的氣氛籠罩全城,災難中人性顯露殆盡。有讀者評價,該書讓人在某種程度上噩夢重溫。噩夢中,你會感到作家審視到人性深處時候,既充滿希望,又無限悲涼。盡管如此,須一瓜提醒,作家對災難的寫作不應一哄而上,不是寫急就章,而是需要傾注思想和情感,需要時間來沉淀。“小說是慢的藝術,發酵的藝術,需要再回首、再思考,就像是釀酒的過程,釀得好了,可能是美酒,釀得不好,可能會發酸。”

在畢淑敏看來,寫災難文學、疫情文學是作家的使命和職責所在,但經驗告訴她,沒有第一手資料,沒有親臨一線的感覺,很難寫好。那段非常歲月,畢淑敏采訪了梁萬年、陳薇這些專家領導,也采訪了外交部長李肇星,更采訪了大量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康復的患者、殯葬工人,親歷了當時搶購的情況。畢淑敏說:“作家不能隔岸觀火。”

身在廣西的作家東西則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作家是預告災難的人,他們常常虛構未曾發生的災難,這不是詛咒,而是一種警示。而災難發生后的寫作大都是反思。如果作家對這兩者都無感,那說明這個作家與災難題材無緣。他說:“當我們真的寫不出優質的災難文學時,不如就喊一聲:加油!這比硬寫、瞎寫、亂寫要強。”

身在武漢的作家宋小詞坦言,疫情發生以來,荒誕、無奈、疼痛、分離、真誠、犧牲、成全、堅守匯成波浪一次次撞擊她的胸口。“我可能會寫,只是我不知道它們何時流淌出來。”


編輯:楊嵐

關鍵詞:疫情 作家 文學 災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