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四川省瀘縣政協:? “有事來協商”,我們這樣做
“是啊,城區上個幼兒園真難”。
“什么情況哦”?政協委員老李隨口問了問。
“嗨,這么大的縣城,只有1所公辦幼兒園,擠不進去的,只能去上私立幼兒園了,可是又遠又貴”。
老劉的回答讓老李隱約覺得城區幼兒入園難入園貴是個問題。他經過進一步了解,決定向縣政協推薦這個協商主題。
不久,正趕上四川省瀘縣政協“有事來協商”試點。這個議題很快就被列入協商計劃。在深入調研后,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專業人才、群眾代表、政府主管部門及其分管領導進行面對面協商。
“城區常年需要上幼兒園的人數多達4000余人,公辦幼兒園僅有1所且只能容納1000人,建議政府加快建設”。政協委員們在協商會上提出了期望解決的問題。
“城區適齡幼兒入園率現已達到85%,但是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比重確實有些偏低,我們正在積極籌劃建設”。教育體育局的負責同志作了針對性的回答。
“城區普惠性幼兒園比重已達到了50%,對于委員們建議加快建設公辦幼兒園問題,縣政府將給予高度重視,力爭兩年左右新增公辦幼兒園3所以上”。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現場明確表態。
瀘縣政協主席李鎮介紹,瀘縣是四川省16個政協“有事來協商”試點縣(區市)之一。試點以來,堅持把有事來協商平臺作為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綜合載體,融協商、監督、參政于一體,著力破解基層政協協商最后一公里難題,力求解決好協商什么、誰來協商、怎樣協商、哪里協商、成果如何轉化等關鍵性問題。
“對于協商的內容,主要是聚焦縣域發展戰略和黨政中心任務,關注發展大事、民生實事、關鍵‘小事’。”李鎮說,瀘縣政協通過縣委交題、政府點題、委員薦題和界別提案、鎮(街道)聯絡組提案、委員提案等途徑搜集議題,經政協主席會協商討論,選準年度協商主題,再將協商主題計劃分解到政協各專委會、各民主黨派界別工作室、各鎮(街道)同心圓工作室,分別組織調研協商,形成調研協商成果。
在參與協商的人員方面,瀘縣政協按照“政協委員+協商人才+群眾代表+其他”的協商隊伍結構,優選人員組織調研,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召開協商議事會,確保協商質量。同時,建立起100名協商人才庫,每次協商針對不同主題抽選相應人才參與。
為了提高協商的效果,瀘縣政協搭建了“1+2+4+X”協商平臺。即每年1次政協全委會議,開展最高規格的全面協商。每年2次以上政協常委會協商會議,開展專門的例會協商。每年4次政協專題協商會議,開展有縣委、縣政府領導參加的特別協商。每年X次界別或小微協商會議,開展常態化的一般協商。
“我們還堅持構建和完善適當的協商場所,推進就地就近協商。”李鎮介紹,除了政協全委會議、政協常委會協商會議場所相對固定,在此基礎上,還不斷探索適宜場所,方便就近就地協商。比如在縣政協建立“有事來協商聯絡工作室”、在各民主黨派建立“有事來協商界別工作”、在各鎮(街道)建立“有事來協商同心圓工作室”。在瀘縣政協微信公眾號開設協商平臺專欄,向社會遠程征集協商主題和收集建議、意見,探索線上線下互動協商。制作“一圖讀懂有事來協商”宣傳圖、專題片等方式,加強“有事來協商”試點工作宣傳,發動讓更多的人“懂政協”“樂協商”,力爭形成“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協商”的良好氛圍。
怎樣保證協商共識及時落地,推動有關問題有效解決,是“有事來協商”試點成敗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瀘縣政協改變了過去政協單向評價政府承辦部門的做法,建立了“雙向評價”機制。由黨委、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對政協選題的精準性和協商成果進行評價,促進政協各委室、政協各界別、政協委員加強學習、調研。同時,由政協委員、政協常委會、政協各委室通過委員視察、調研督查、民主測評、會議督辦、文件通報等形式評價承辦單位,督促承辦單位及時落實協商成果。(周才金)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協商 縣政協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