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地方城市兩會布局2020:提升城市能級,優先保障民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開年以來,在最近各個城市舉行的兩會、市委全會以及其他重要會議上,在多個重點領域都有大動作。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日益突出。提升城市能級,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加快轉型升級,成為各地聚焦的重點。
同時,經濟下行壓力疊加大規模減稅降費,2020年地方財政收入繼續呈現低速增長態勢,而剛性支出壓力不減,過緊日子成為今年不少地方工作報告的關鍵詞,政府一般性支出、非剛性支出大幅壓減,事關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支出則重點保障。
多地瞄準提升城市能級
1月7日上午,南通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南通市代市長王暉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南通預計地區生產總值9400億元、增長6.5%以上。
展望2020年,報告明確指出,今年是南通經濟總量突破萬億的關鍵一年。南通要乘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東風,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確保經濟總量過萬億。
“面對過萬億,我們準備好了沒有?”在此前1月3日舉行的南通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上,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向全場干部拋出問題,“躋身‘GDP萬億俱樂部’是更高城市經濟能級的象征,必須科學應對外部趨緊環境,堅決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咬定目標、守住底線,能快則快、做大總量。總量過萬億,并不代表質量上臺階。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精神面貌等與萬億級城市相匹配。
與南通相似,煙臺、泉州、東莞等經濟大市也紛紛提出要提升城市能級。
1月3日,煙臺市舉行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隨后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主持召開全市軌道交通建設專題會提出,要推動煙臺早日進入城市軌道交通時代。
張術平表示,煙臺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建設軌道交通勢在必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擁堵和出行不便問題,強化中心城區互聯互通,治本之策在于建設軌道交通;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擴投資、抗下行、穩增長,軌道交通建設是有力抓手。
1月9日上午,東莞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召開。會議提出,深入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程,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化都市。城市品質提升將從重點突破轉入全面完善和整體提升的常態化階段。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泉州、煙臺、南通等制造業大市,此前傳統的發展模式達到了瓶頸,因此通過提升城市能級,做大做強中心城區,把市域的基礎設施搞上去,盡可能地完善當地的公共產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發展環境,有利于吸引人才、技術等要素集聚,進而推動轉型升級。
以泉州為例,丁長發認為,目前泉州產業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產業的高科技化方面還有很多短板。這其中,人才是最大的短板。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人才,但泉州在人才的吸引力、引進方面還是不夠。需要通過提升城市能級,才能進一步吸引人才。
實際上,不僅是這些制造業大市,包括武漢、南京等強省會,也在積極提升城市能級,增強自身集聚資源和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能力。
今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武漢將抓住“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機遇、乘勢而上,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加速邁向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1月9日上午,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南京市代市長韓立明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表示,國家推動區域經濟布局優化,提出“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將為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南京打開發展新空間。
發揮中心城市、城市群帶動作用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尤其是提高發揮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帶動引領作用,是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中心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醫療、交通等各個領域的中心,各種高端要素都集中在中心城市。當前,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加突出。高端制造業、重大新興產業、大企業一般都出現在中心大城市,這些大企業對上下游產業鏈、就業、人口集聚的帶動作用是很強的。
2018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發揮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帶動引領作用。201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有利于資源集聚,提高中心城市科研、創新以及服務周邊地區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相比京滬等超大城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無論是人口還是城市規模擴張的空間還很大,這些城市也需要提升城市能級,才能在未來的城市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更好地發揮中心引領作用,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例如,武漢市提出,要著力增強中心城市功能,更好發揮武漢在全省“主中心”作用。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車都先進制造大走廊、臨空經濟大走廊,推動產業鏈向周邊城市拓展。
根據今年的南京政府工作報告,南京將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其中第一個提到的就是“落實國家戰略,著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在融入國家戰略中奮力爭先,不斷增強城市綜合功能和輻射帶動力”。
在1月7日的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還特別提到,當下杭州、合肥、成都、武漢等兄弟城市都在全面發力,日漸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是南京的重大機遇、重大使命,也是重大挑戰。南京必須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帶動力、綜合競爭力。
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對第一財經表示,城市的發展不是大中小城市齊步走,而是要優先發展中心城市。在京滬等超大城市出現大城市病、生活成本高昂,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夠的情況下,強二線城市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政府過緊日子,支出優先用于民生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通過提升城市能級,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民生支出保障也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告訴第一財經,今年財政收入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因此財政支出結構需要調整優化,減少一般性等非剛性非重點支出,但對教育、衛生、社保等民生支出必須重點保障。
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市直部門一般性支出壓減10.8%,部門項目支出壓減18.5%,民生投入增長14.9%,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2.1%。一降一增中,體現對民生支出的有力傾斜。
而今年武漢將進一步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其中各部門單位基本支出中一般性支出一律壓減10%以上,部門預算項目支出一律壓減15%以上。省下來的錢聚焦民生大事難事急事。
比如,今年武漢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等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完成26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推動義務教育優質擴容,推動80所中小學配套項目建設,新增入園入學學位4萬個。
廈門市政府工作報告也將民生保障作為重點任務。比如,今年將建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56個、新增學位4.3萬個。全面完成10萬套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目標,加快配租配售,增加租賃住房供應,逐步實現住有所居。強化技能培訓、轉產轉業、就業創業扶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
深圳今年大幅壓減一般性等非剛性支出,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僅增長2.4%。但在民生事業投入方面力度依然很大。比如今年市本級教育支出同比增長18.2%,衛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長23.1%,社會福利支出同比增長27.3%,生態環境保護和城市管理支出同比增長36.6%。
吉林市政府工作報告也要求今年辦好民生實事。比如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提至4140元,城市特困標準提至每人每月715元等,繼續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水平等。
去年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召開座談會,就上海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和政府工作聽取意見時表示,財政支出要優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先用于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大力壓減非剛性、非重點支出。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城市 支出 提升 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