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率先啟動首都基層治理生態人文示范建設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9日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我國社會團體近年來發展迅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其地位和作用也將進一步獲得提升,開始邁入積極參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時代。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社會組織,積極有效的參與基層治理,充分發揮出政府和社會緊密橋梁和紐帶作用的優勢力量,已經成為了社團發展的重要指引方向。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號召,發揮社團專業優勢力量,參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2020年1月4日,由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主辦的“立足首都 面向國際 生態治理體系建設與發揮社團作用專家會議暨國際生態經濟協會2019至2020年度工作價值報告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召開;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 專職副會長、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湖北省行政學院)兼職教授李軍洋主持會議。
出席人員包括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翟勇,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副校長袁吉富教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原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行政體制與人事司司長李慶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顧問、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李文釗教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原副巡視員、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專家委員靳東平、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特約研究員林堅、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國家治理》周刊副主編等在內的相關領域專家領導、新聞媒體和社會代表參加會議。
李軍洋研究員在報告中著重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重視基層治理。重視基層治理,從縣區基層政府下沉到鄉鎮、街道,再到社區,是基層社會的基礎單元網絡,主體責任為社會治理,這是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的交匯點,社會矛盾的聚焦所在、發展穩定的基石所在,更是社會建設與治理的著力點。第二,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努力支持社會力量能夠率先而為,發揮首善有我的精神,堅持黨建領導基層,開展首都基層治理生態人文示范點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和業務相結合的優勢,在基層建立樣板,并且發揮示范引領帶頭作用。國家政府出臺的各種政策,往往就是在這一層面極其容易發生人為因素的變化,成了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的“政策的變形記”。政策之變形,不僅大幅消減了原本政策的預期效果,更增加了群眾對于政府工作的不信任感,也破壞了基層治理秩序,不利于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理論能力的現代化,更不利于從基層實現生態人文治理新格局,也阻礙了我國生態文明的總體進程。
第三,構建首都生態人文治理新格局,首先,要鼓勵支持示范點,充分發揮黨建+業務的模式。其次,積極探索,把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基層治理相結合。最后,大幅提高基層治理運行機制的效率,完善對于基層授權的同時,監督問責機制同步到位,建立政策在基層一線的執行評估回溯體系,成為當前構建首都生態人文治理新格局,必須正視,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翟勇首先高度評價了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發布的《構建首都生態人文治理新格局》成果,他認為社會組織一定能在國家治理體系建設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翟勇主任還結合我國當前環境治理法制建設方面做了說明。在生態環境立法方面,關于污染防治的法律體系,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這部分內容相對較為完善,但很少關注到資源效率、生態的問題,基本上沒有戰略籌備的概念。此外,在中國現在還沒有一部針對生態系統的專門法律,這一部分亟待加強。在生態治理方面,我們在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過程當中,應當把資源效率擺在重要位置,但是這方面以往沒有得到重視。將資源綜合利用法納入到內網規劃作為研究項目,這是改變我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提升我們國家發展質量和國內水平重要的方面。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副校長袁吉富教授指出,《構建首都生態人文治理新格局》特點特別明顯,有系統的思考,工程的理念,研究的方法,得出的研究報告很有可操作性。解決基層與環境的矛盾,城市基層與內部的矛盾,需要公共力量介入,這種力量是黨政的力量,因此生態治理必須要把握黨建引領。但黨建引領不是包辦或者取代其他主體的作用,同時黨建引領也有層次,有些問題靠基層黨建引領可以解決,有些就解決不了,需要更高層次的黨建引領來解決。國際生態經濟協會作為社會團體,以專業力量為科學的黨建引領生態治理提供系統方案和實施方面的支持,特別是打造“紅色賦能”黨建品牌文化,為首都生態治理,率先而為,社會各界應該給予鼓勵和大力支持。
就在去年12月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走進了順義區空港街道所在的多個社區進行調研,發現由于物業提供辦公場所給居委會,有的居委會因此很難起到監督物業等作用。當地部分社區居民也反映,難于搞清居委會的權力性質。有居民提出,如何評價居委會和街道辦工作,怎樣評議社區的生活環境質量等,本市都應該設立一個評價標準,評價結論應公開并作為基層政府的工作績效之一,這才有利于改善市民的獲得感。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是由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和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以及清華大學等方面共同發起,具備獨立法人資質的首都一級社團組織。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生態 治理 基層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