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要聞

人水矛盾結苦果:多省區地下水超采形成“漏斗區”

2020年01月02日 15:39 | 作者: 魏婧宇 楊丁淼 王建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原標題:人水矛盾結苦果:多省區地下水超采形成“漏斗區”

建立立體的水資源利用體系,以水定供、以水定需迫在眉睫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省區采訪發現,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形成大面積“漏斗區”,威脅工農業用水安全。由于節水意識薄弱、節水工程落后、用水監測體系不健全,地下水開采治理存在諸多障礙。當地群眾呼吁,建立完善立體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切實落實“以水定供、以水定需”。

地下水超采形成“漏斗區”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內蒙古、黑龍江、安徽等省區采訪時發現,有的地區地下水灌溉面積不斷擴張,有的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粗放,導致地下水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出現地下水開采“漏斗區”,影響居民飲水、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

在內蒙古陰山北麓地區,種植著大面積的馬鈴薯、燕麥等作物,然而這里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屬于半干旱地區,靠自然降水無法有效灌溉。近年來,旱地上豎起許多噴灌圈,種植企業和農戶通過開采地下水灌溉農田。農業用水過快發展,導致淺層地下水位下降,內蒙古已形成33個大小不同的地下水超采區。

黑龍江省樺川縣的一位種糧大戶說:“過去打井,幾米深就出水,現在打井,四五十米才見水。”黑龍江省多位基層農業干部表示,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導致地下水位降低,而且地下水水溫低、有機質含量少,容易引起地表鹽堿化和硬化,嚴重制約農業穩定和持續發展。

在安徽北部地區,由于地表水污染,保證率低,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需求量加大,地下水被超采。安徽的超采區主要分布在阜陽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以及蚌埠市5市14縣(市)。安徽省水利廳資料顯示,2001年至2010年,淮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區25個,超采總面積3068.5平方公里,占淮北地區總面積的8%。

地下水具有流動性和可恢復性,可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所利用,但是,地下水的采用量一旦超過補給量,會造成地下水短缺,影響居民飲水、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

此前,淮北平原地區由于地下水超采,在入夏后出現區域性缺水,影響居民供水安全。2018年6月,《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宿州泗縣走訪時了解到,當地多個居民小區只能分時段供水。

“水龍頭開了八天,沒有一滴水。”陳偉從小在泗縣長大,他說,自有記憶以來還從未發生過如此嚴重的“水荒”。盡管實施加壓供水,但三樓以上住戶仍然由于水壓不足用不上自來水。一些居民不得不自費安裝增壓泵,“沒泵就沒水,我都已經用壞兩個增壓泵了。吃水比吃油還難。”陳偉開啟增壓泵之后,記者看到,在用水高峰期,細細的水流仍然無法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同年9月,隨著泗縣備用水源地建成,當地“水危機”得到緩解。安徽省水利廳介紹,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區主要分布在城鎮,阜陽市已出現地面沉降。如果持續超采,可能會加劇地下水位下降,影響供水安全。

人水矛盾制約超采治理

隨著人口增加、工農業高速發展,整個社會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然而,節水意識、節水工程和用水監測體系卻沒有隨之增強或完善,導致人水矛盾日益突出,使地下水超采治理存在諸多障礙。

首先,重生產發展,輕節水保護。農業地表水灌溉成本高,農民用地表水置換地下水缺乏積極性。

黑龍江的多位基層農業干部反映,由于水田經濟效益好,前些年不少地區“旱改水”,目前黑龍江省水田面積近6000萬畝,一畝稻田用水量300多立方米。

黑龍江富錦市水稻種植大戶柳軍力說,農民種地看效益,要想讓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減少水田面積很難。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三江平原采訪了解到,地表水灌溉成本遠高于抽取地下水,水田多用地下水灌溉。

黑龍江省七星農場種糧大戶張景會說,用電抽取地下水每畝成本約25元,而用灌區的水要收水費,灌一畝水田大概80多元,成本提升導致農民對用地表水置換地下水積極性不高。

其次,水源替代工程尚未完全解決。安徽省地下水超采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區,該區地下水是城鎮居民生活、工業及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隨著城市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地下水的需求量在逐漸增加,如淮北平原地區一縣城用水人口較2015年增長50%以上,由于供水能力達不到生產要求,城鎮企業自備井供水量逐年提升。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淮北平原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的替代水源,地下水超采治理仍存在較大的困難。

再次,節水技術推廣不夠。相關部門一直在推廣農業中的節水灌溉設施、工業中的節水生產技術,但是推廣普及力度不夠。

記者在內蒙古部分建設了節水灌溉設施的農區看到,有些機電井、管道已老化或損毀嚴重,節水設施未完全發揮效用。據內蒙古多名水利、農業專家通過抽樣和田野調查發現,全區節水灌溉設施利用率可能不到70%。

最后,地下水使用的計量和監測工作薄弱。多位基層水利工作者介紹,目前對農業抽取利用地下水的計量不足,對地下水的影響監測體系仍未建立健全,地下水開采難以實行有效監督管理。

以水定供 以水定需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個地下水超采區走訪發現,這些地區往往資源稟賦弱、經濟欠發達,并且正在進行轉型,發展意識往往強于節水和保護意識。基層呼吁,建立完善立體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規劃要落實“以水定供、以水定需”。

一是建立起立體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可利用的水資源,不僅有地表水、地下水,還有雨水和回用的中水,應建立起立體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充分利用雨水、回用的中水。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對江河及地下水資源高效保護與利用工程的支持,加強對天然降水集蓄與利用設施建設的支持,推廣利用集雨蓄水工程與技術,切實提高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平。

二是加快地下水監測系統建設,完善地下水監督管理機制。水利專家建議,嚴格地下水開發利用總量控制,減少超采區地下水開采量,同時加快推進跨流域配水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再生水利用,置換地下水。

據了解,安徽已啟動地下水監控工程,并實施了淮水北調和引淮入阜工程,引江濟淮調水工程也正在加快實施,積極解決淮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和水源不足問題。淮北市烈山區30萬噸地表水廠已建成通水,阜陽市第三水廠一期20萬噸地表水廠已開工建設,亳州市地表水廠于2017年底開工,設計供水規模為20萬噸/天,還有一批縣區地表水廠正在建設之中。

三是加快推進水價、水權與水資源稅改革,結合地下水資源費改稅,提高嚴重超采地區地下水資源稅征收。

部分用機電井抽取地下水灌溉的農民說,抽水不計量,只用交電費,大伙都是能多澆點就多澆點,“抽地下水不要錢”的心態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

四是全面推進節水農業發展,加強節水灌溉基礎設施建設,并因地制宜開展水稻休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普及節水灌溉設施,同時支持地方用好金融政策,保障節水工程有效實施。

針對地下水超采問題,近年來國家啟動了三江平原14處灌區骨干工程,但田間工程配套率低,灌溉水不能輸送至田間。2019年年初,三江平原14處灌區田間配套工程開工,計劃利用2年時間完成配套建設。據了解,三江平原灌區田間配套工程完工后,將置換現有井灌水稻面積640萬畝,地表水置換地下水量18億立方米,實現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采補平衡狀態。

通過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轉型,擴大節水農業、水稻休耕面積,也可以有效減少農業用地下水。

內蒙古河套灌區近年來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之前每畝耕地澆灌用水約500立方米,如今已降低到280立方米,據監測,當地地下水位下降的趨勢得到緩解。

2018年,國家在黑龍江推行水稻休耕試點,2019年黑龍江水稻休耕試點面積200萬畝。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建議,進一步擴大水稻休耕試點面積,減少地下水超采。(記者 魏婧宇 楊丁淼 王建)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地下水 超采 節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