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美國駐伊大使館受沖擊加劇中東“火藥味”
新華社巴格達1月1日電(國際觀察)美國駐伊大使館受沖擊加劇中東“火藥味”
新華社記者白平
伊拉克示威者2019年12月31日沖擊在巴格達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總統特朗普指責伊朗策劃了這一“襲擊”。美方稍晚宣布將立即向中東地區增兵以策安全。伊朗方面堅決否認,并警告美國勿借機報復。
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示威者沖擊美國大使館,顯示在美軍空襲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后當地人反美情緒進一步高漲,不僅給美國與伊拉克政府的關系出了道難題,也給美國與伊朗間的激烈博弈帶來新的火藥味。
沖擊大使館泄憤
伊拉克內政部官員告訴新華社記者,數百名示威者當天在美國大使館外集會,高喊口號譴責美軍空襲之舉。示威者在使館外墻寫下“以人民的名義關閉”標語,并點燃使館圍欄處一座警衛塔。示威者隨后闖入使館外院,與發射催淚瓦斯的警衛發生沖突。
伊拉克巴格達大學政治學講師易卜拉欣·阿梅里指出,日前美軍空襲伊拉克多處目標,導致多名什葉派民兵死傷。沖擊美國大使館是為了發泄對美軍空襲的憤怒。
伊拉克北部一處軍事基地數日前遭火箭彈襲擊。一名美國承包商死亡,多名美國軍人受傷。美軍隨后實施報復。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說,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的空襲造成該組織25人死亡、51人受傷。
“人民動員組織”由包括“真主旅”在內的多個什葉派民兵武裝組成,2018年3月被編入伊拉克安全部隊,直接聽命于伊拉克國防部。美方宣稱此前火箭彈襲擊為“真主旅”所為,并認為后者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麾下組織關系密切。
伊拉克內政部官員證實,當天沖擊美國大使館的眾多示威者身穿“人民動員組織”制服。
加深美國伊拉克不信感
沖擊使館事件給美國和伊拉克關系再添陰云。在美軍空襲伊拉克民兵武裝后,伊政府對美方的軍事行動非常不滿。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譴責美軍空襲行動是對伊拉克主權的侵犯。
但示威者沖擊美國大使館一事讓伊拉克政府感到被動。事發后,伊拉克安全部隊抵達現場試圖控制局面。伊拉克內政部長、國防部長也抵達美國大使館。總統巴爾哈姆·薩利赫、阿卜杜勒-邁赫迪、國民議會議長穆罕默德·哈布希均呼吁示威者離開美國大使館。
事后,特朗普與阿卜杜勒-邁赫迪通電話,強調需保護美國在伊人員與設施安全。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宣布,美國將立即向中東地區增兵約750人,以應對該地區針對美方人員與設施不斷上升的威脅,包括發生在巴格達的事件。
分析人士認為,接二連三的危機事態,加深了美國與伊拉克之間的不信任感。美國《紐約時報》認為,美軍空襲激起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緒,進而釀成近年來美國在伊拉克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機,這不利于美國與伊朗在伊拉克競爭影響力。《華爾街日報》則認為,伊拉克示威者沖擊美國大使館,這會強化伊拉克政府不能或不愿保護美國在伊利益的印象。
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另一方面,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系也在沖擊大使館一事后進一步升溫。特朗普聲稱伊朗要為美方任何人員傷亡或設施損毀負全責,并強調“這不是一個警告,這是一個威脅”。伊朗外交部則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并要求白宮重新思考美國在該地區的“破壞性政策”。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專家秦天表示,近期美國與伊朗關系不斷惡化。而自2019年10月起,伊拉克多地爆發抗議示威活動,社會動蕩加劇。美國伊朗斗法與伊拉克國內抗議聯動,導致美國和伊朗的對峙更難以管控,也令海灣局勢更加復雜。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專家魏亮認為,伊拉克目前政局脆弱,這種情況下美國和伊朗不會冒險在伊拉克境內“大打出手”。但伊拉克是美國伊朗斗爭的“主戰場”,兩國都會努力維持和擴展影響力。即便此次事件逐漸平息,未來雙方博弈仍將繼續。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在推特上發文指責美國政府在中東的錯誤行徑令美國變得更不安全。他呼吁國會盡快阻止美國這種“奔向戰爭”的愚蠢行為。(參與記者:劉晨、劉品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美國 伊拉克 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