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塑造全國油氣“一張網”
——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劉毅軍
12月9日,業界翹首以盼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標志著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關鍵一步會帶來怎樣連鎖反應,產生哪些化學效應?為此,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了多年致力于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的專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
人民政協報記者:石油和天然氣是關系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脈。組建獨立運營的國家管網公司,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十分基礎性、關鍵性的舉措。您是如何看待油氣體制改革在油氣資源配置中邁出的這一步?
劉毅軍:對整個油氣市場來說,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增加油氣市場主體,有利于油氣生產和供應企業公平競爭,有利于供需兩端公平對話,有利于改進政府對壟斷環節的監管,有利于優化油氣市場結構。此舉本質上是促進市場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體現能源商品屬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從國家管網公司成立的改革視角評價來看,從2004年開始,我們油氣改革經歷了10年的黃金期,整個歷程經歷了摸索性的增量化改革,直到2017年《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提出,我國油氣行業進入整體性改革。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監管,我國油氣改革的復雜性和難度都很大,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是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是油氣體制全產業鏈改革的關鍵的一招,也是具有決定性的一招,對整個油氣市場有重塑作用。具體效果還需要1-2年的時間慢慢才能顯現出來。
人民政協報記者: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價格改革作為配套改革,是否會受到影響?市場將面臨哪些挑戰?
劉毅軍:從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產業鏈發展的階段看,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后,天然氣的價格改革短期將暫緩,主要是為整體天然氣產業的結構性改革創造環境,保證產業鏈的有效銜接、平穩運行。當前天然氣的供求情況相對寬松,為暫緩價格改革提供了可能性,整體將趨于平穩。
短期內,可以通過加強對天然氣產業鏈的監管,進一步減少運輸的中間環節,降低用氣成本,為下一步的改革創造條件。當前能夠做的事情,包括加強配氣成本的監管,配氣價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城市燃氣部分價格聯動機制的建立,特別是居民價格聯動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加強中間監管上,比如可以減少“背靠背”的門站收費,以及一些過多增加的輸氣環節,對區域管網怎么做,如何進入到具體的區域市場,都可以有所約定。要想方設法降低過氣成本,確保流暢性,整合相關資源。
但從中長期看,特別是兩三年后,需要重新加快推進。現有的天然氣調價機制主要從價格浮動的角度出發,不是政策限制,而是執行環境限制,未來隨著改革的推進,這種制約會逐漸消除。只有在政策上加大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力度,調峰氣價才能更好發揮作用,一些氣可以更多采取市場化的方式運作,提高上游供應的積極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也急需要改革。
人民政協報記者:對油氣產業鏈上中下游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劉毅軍:一般而言,原來油氣生產方是擁有油氣管道的,在市場的競爭中處在相對有利的地位,對特定的市場有一定的壟斷權。這一次把管道獨立出去,上游的準入逐步放開,上游的主體就會增加,下游有更多的選擇權,這樣上游就需要為下游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優質的產品,有利于提高整個市場化配置的程度。
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模式,即管住產業鏈中間的管網輸送環節,放開可以競爭的上游勘探開發和下游加工銷售環節,通過公平競爭釋放市場活力。有利于上游油氣資源、下游銷售市場的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在網運分開上,打破現有壟斷環節與競爭環節一體的模式,運銷分離、管網獨立,使壟斷與競爭分離。
從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對我國天然氣產業鏈影響的角度來看,對于上游而言,LNG(液化天然氣)進口的積極性會進一步增強,不過上游主體多元化的實現還需要一個過程,可以優先加大LNG接收站的第三方準入力度,以從LNG進口端推動氣源主體的增加。
對于中游而言,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將加快天然氣互聯互通工程的建設。LNG接收站建設、第三方的開放及儲氣設備的完善進程都將進一步加快,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對于下游而言,一方面,用戶的選擇權大大增加,存在上游爭奪下游市場的局面,另一方面,燃氣企業的重整將大大加劇。另外,油氣交易中心會受到重視,發展會加快,價格發現功能凸顯。
編輯:秦云
關鍵詞:油氣 天然氣 管網 改革 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