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用中國音樂在全世界 講好中國故事
用屬于中國的音符去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故事,這是中國音樂在世界音樂之林占據一席之地的優勢與法寶。連日來,當代著名作曲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在西安舉辦了他的首場管弦樂作品音樂會——《中國故事·峨眉》,并與西安音樂界、戲曲界藝術家廣泛交流。在接受記者的專訪中,葉小綱表示音樂創作只有不斷追求民族化,追求純正的中國味道,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世界。
第一次在西安舉辦作品音樂會,葉小綱的作品以深沉廣博的中國民族精神令西安觀眾為之折服。
葉小綱的作品素以在創作結構及配器上大氣精湛而名聞天下。這次西安專場音樂會的曲目中,有為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我遙遠的南京》,四幕無歌詞版歌劇《詠別》。這些作品風格各有千秋,但內核相通,如同蘊含中國傳統精神和哲理內容的敘事長詩,兼具悠遠壯闊及恬淡素雅的抒情特征。
在接受《西安晚報》記者的專訪中,葉小綱盛贊“陜西大地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音樂創作素材”。無論是輝煌燦爛的古代史、紅色文化的近代史,太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曾在這片土地上輪回。還有秦腔等眾多古老的戲曲劇種,都是陜西獨有的音樂元素,期待政府、協會團體、音樂家們形成合力,深度挖掘有陜西特質的音樂題材,未來一定會涌現出更多更優秀,在全國叫得響的音樂家。
西方交響樂,引進中國不足百年。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屬于中國自己的交響樂作品正在逐漸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音樂家攜作品走向國際,在各大城市的重要音樂廳演出。
葉小綱的《中國故事》專場音樂會,曾走進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印度、哥斯達黎加、秘魯、法國等眾多國家,所到之處獲得各國觀眾極高評價,為展示中國形象,國際世界了解中國當代音樂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葉小綱告訴記者,盡管我們與國外觀眾語言不通,但音樂中所表達的大眾情感卻完全相通,世界各地的觀眾能從中聽懂中國人的喜怒哀樂,理解毫無障礙,他們甚至覺得中國的音樂更加親民。“我們要杜絕自己倒貼錢走出去做廣告式的演出,等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廳里將中國作品作為尋常演奏的曲目那一天了,我們中國的交響樂才算真正實現了走出去的愿望。”
中國音樂,對于西方觀眾有著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和獨特吸引力。在葉小綱看來,在音樂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只有牢牢把握住民族的音樂特色,才能使中國音樂在世界爭得立足之地。音樂民族化的思維方式,是連接中西音樂的真正橋梁。
如今,許多音樂作品也在走“中國風”路線,大量糅合戲曲元素或方言,在葉小綱看來,這是中國音樂人民族化意識的集體覺醒,未來都是很好的方向。(記者 職茵)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中國 音樂 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