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長城保護應注重考古研究——聚焦中英長城保護專家的對話
新華社石家莊11月8日電題:長城保護應注重考古研究——聚焦中英長城保護專家的對話
新華社記者黃玥
巍巍長城,人類歷史上宏偉壯麗的建筑奇跡和無與倫比的歷史文化景觀。守護長城“最初”的模樣應該怎么做?考古研究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近日,圍繞這些問題,在位于河北省灤平縣境內(nèi)的金山嶺長城風景區(qū)里,一場中英兩國專家之間關(guān)于長城保護的對話熱烈地進行著。
早在1987年,中國萬里長城和英國哈德良長城共同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長城作為文明的紐帶,將中英兩國同行們聯(lián)結(jié)一堂,共話文物保護傳承和文明交流互鑒?!敝袊鴩椅奈锞指本珠L胡冰道出了中英第二屆“雙墻對話”的深遠意義。
原狀保護、最小干預,留存真實歷史信息
長城應該是什么樣子?這是長城保護者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將真實的歷史信息留存的最好方式是經(jīng)常維護,而不是干預?!北本┙ㄖ髮W教授湯羽揚認為,長城的現(xiàn)存狀態(tài)以遺址形態(tài)為主,其真實而又滄桑壯美的物質(zhì)存在飽含著歷史信息,因此保護修繕工作應該更妥善和精心地保留這些信息,而不是移除或是添加信息。
紐卡斯爾大學考古系教授麥克·科林斯在談到哈德良長城的保護理念時,提到了原狀保護和最小干預,確保遺址的真實性。他認為,重建會損壞晚期階段遺址,會混淆新建部分與原址材料,妨礙研究,也會影響遺址與附近景觀的和諧共存。
今年1月,中國發(fā)布了《長城保護總體規(guī)劃》,明確長城保護應堅持“預防為主、原狀保護”原則,妥善保護各時代遺跡,避免不當干預,不得重建或借保護名義“新建”長城。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蘭立志表示,長城保護維修必須保持長城的原形制、原結(jié)構(gòu),優(yōu)先使用原材料、原工藝,這是最小干預原則的基本保證。長城真實歷史信息的延續(xù),不僅僅依賴于長城遺址本體,而且還依賴于保護性修復。
加強考古研究,為保護維修提供科學支撐
“考古發(fā)掘使我們得以追蹤哈德良長城從設計到修建過程中的變化,由此能掌握長城運行的目的和功能。”來自英國的大衛(wèi)·布里茲教授闡釋考古于長城保護的意義。
“在采取保護措施之前,應通過考古了解遺址的原形制、結(jié)構(gòu)、材料和工藝,避免在保護過程中損毀遺址的形制和誤導遺址的形制。”蘭立志也談到了考古研究的重要作用。
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長于冰坦言,國外長城保護以考古研究為主,而中國考古在長城研究中基礎很薄弱,對保護利用支撐不足,但近兩年重要性逐漸凸顯。
考古研究具體應該怎么做?英國考古學家安東尼·威爾莫特介紹了對哈德良長城遺跡及其文化歷史的高質(zhì)量考古學研究,通過不斷為考古研究提供科研支持,為研究人員提供發(fā)聲平臺,深化公眾對哈德良長城當前與曾經(jīng)面臨威脅的理解,了解該長城在羅馬時期及各個時期的功用,讓公眾參與到世界遺址保護之中。
于冰表示,中國下一步要重點彌補長城考古研究短板,加強長城考古組織和資料報告工作,為長城價值認知、保護維修、展示傳播提供科學支撐。
整合資源、力量,形成全社會保護合力
長城遺存數(shù)量大、分布范圍廣,其中多數(shù)分布在交通條件差、自然條件惡劣、人跡罕至的區(qū)域,管理難度非常大。
“保護范圍的確定對長城整體性保護至關(guān)重要。”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李嚴認為,長城保護范圍的劃界不僅包含長城墻體,還要考慮周圍烽傳系統(tǒng)的空間視域等,即將整個防御體系作為一個整體,結(jié)合周圍環(huán)境進行基于歷史真實性和完整性的保護。
于冰也認為,加強頂層設計應把不同的資源、學科、力量等整合起來,進一步加強協(xié)調(diào),形成保護合力。
“需要就保護理念達成共識,同時也需要共同合作。”麥克·科林斯指出,成功的兩大要素為擁有對項目需求和基本理念的一致理解和擁有豐富經(jīng)驗并以保護工作為主的員工。
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表示,要把長城整體保護好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希望更多年輕人重視并參與到對長城的保護中來。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長城 保護 考古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