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大學校園書店“日子”過得如何? 遭遇“冰火兩重天”
大學校園書店“日子”過得怎么樣
有的學生爆棚,有的門前冷落
今年7月份,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高校校園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各高校應至少有一所圖書經營品種、規模與本校特點相適應的校園實體書店,沒有的應盡快補建。其實在此之前,山東已有不少高校做了嘗試。
有了校園書店就一定能吸引學生來閱讀嗎?校園書店的生存現狀如何?校園書店普遍面臨哪些困境?
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鞏悅悅
盜版書充斥 正版書不好賣
曲阜師范大學校園書店已有60余年歷史了,最早還是開設于教學區域30平米的小門店,如今已成了位于教學區的130平米的寬敞書屋。但在談及校園書店當下發展情況時,校園書店負責人許老師卻直言“壓力很大”。一方面,校園書店主要面向學生群體,學生本身沒有經濟來源,書籍購買力并不高;另一方面,在擁有萬余學生的校園里,學校里大大小小的書店、書攤就有五家。
許老師舉了個例子:在校學生主要參加英語四六級、公務員、教師資格證等的考試,校園書店正常銷售的輔導書在60元左右,可若是在其他店里買盜版書僅需十元錢,人家還會贈你一本小冊子。“小書攤或私人書店的生意,要比我們店好得多。他們有些書是論斤稱,利潤大到無法想象。我們雖然服務比他們好,但既然有廉價書,學生還要啥服務?”
許老師說,她運營這家店有20多年了。“2000年左右,一到課間滿屋子都是學生。現在來的人少了,一是學生平時有各種考試,看書的時間少了;二是更多學生一有時間就翻翻手機,看書的興趣也小了。店前就是教學區,每天路過的學生中,一半以上在低頭玩手機。”
許老師說,當下她只能設法搞活動吸引學生,由于價格戰打不過小攤小店,致使每次活動效果都不理想。“好在每個院系的資料室都從我們店進書,但肯定不如私人書店掙得多。再困難也得想辦法,即便不賺錢,書店還是要開下去的。”許老師表示。
以書店為平臺 開發文創產品吸引人
泰山學院南苑書店早在2017年9月就建成了,可談及校園書店當下的運營狀況,相關負責人馮老師卻連稱“不是很理想”。原來店里還設有勤工助學的崗位,但由于來的學生不多,就逐漸取消了。“學生閱讀習慣在改變,僅靠著個別喜歡閱讀的學生來維持,真的挺難。現在只能以書店為平臺,多開發文創產品來吸引學生。”
同樣是在2017年9月建成的聊城大學尚書吧,一經落地就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該校園書店的負責人杜老師向記者介紹,一般情況下,周一到周五店里幾乎處于“爆滿”狀態,“周六周日過來讀書的學生和老師更多,光站著的就有20多人。”
杜老師說,書店之所以受師生歡迎,主要還是跟它的定位有關。一是尚書吧位于湖中央,室內有個很大的落地窗,冬天太陽照射進來特別暖;二是書店里的專業書籍多,“學校湖畔書譚活動開到了書店里,開學期間每周都有教授來講座。前不久文學院的教授就來作了大眾通俗文學相關的講座,學生們很愿意聽,這就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在青州運營濰坊理工學院“尚書店”的負責人李女士也說,她們在書店內設置了30個座位,“三年來,只要是開學期間,書店一直都座無虛席。一學期會有12個學生輪流來通過整理圖書的方式修學分。”
同一集團布點的書店 運營反差為何如此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以上四所校園書店均由山東新華書店集團布點。同一家集團布點的書店,運營反差怎會如此之大?
“一年交一萬元房租,平時壓根兒賺不了錢,能少賠點就不錯了。”分管泰安校園書店的馮老師坦言,泰山學院南苑書店每天都有人來看書,但人數并不多。除去書架,其余也沒多大地兒了。“平時與學校溝通不密切,下一步準備讓學校幫著發動學生。書店也計劃籌備閱讀周、作家簽售等活動。”
濰坊理工學院“尚書店”負責人李老師說,她們的運營壓力小是有原因的,為減輕學生的壓力,她們與青州市圖書館合作,學生只需持一卡通就可以到館里借書。“我們書店里還定期召開講座,僅英語講座每周就有兩次,頗受學生歡迎。”
提起校園書店的運營經驗,聊城大學尚書吧負責人杜老師稱,還是需要前期和學校溝通好,后期和學校多接觸。書店每天都會清理舊的、滯銷的書籍,保證進新書。“雖然校園書店很受學生歡迎,但總體而言還是看書的多買書的少,想以此賺錢幾乎不可能,收益只能維持店面的日常運營。”
記者了解到,山東新華書店集團已在校園布點書店233家,其中包括初中、高中以及大學校園。“在聊城,相比較大學而言,小學和初中因為學校的封閉性,校園書店能獲取的利潤更高些。”聊城大學尚書吧一位負責人說。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書店 校園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