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生態中國>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

祁連山下數萬畝荒漠變綠洲 三代人薪火相傳護衛家園

2019年10月30日 16:42 | 來源:中國環境新聞網
分享到: 

在甘肅河西走廊東端武威市古浪縣境內的祁連山腳下,一塊被稱為“八步沙”的數萬畝的活躍沙漠歷經近40年的治理,終于由“寸草不生、黃沙漫地”的沙害之地變為花繁草茂的林場。近期幾場秋雨過后,生機盎然的視線里頻頻傳來陣陣蟲鳴鳥啼。

“六老漢的頭白了,八步沙的樹綠了。”這句話在當地廣為流傳。八步沙,是騰格里沙漠南緣、古浪縣北部的一個風沙口。隨著氣候干旱和過渡開荒放牧,“八步沙”的沙丘逐步南移,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是不毛之地的這里對當地民眾生產生活形成嚴重威脅。

19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在蘭州舉辦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事跡專場報告會。宣講團5位成員從不同側面講述了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的感人事跡,再現了三代治沙人矢志不渝、拼搏奉獻的艱辛歷程和奮斗精神。

第二代治沙人代表、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回憶說,那時八步沙周邊連年出現“春種秋不收”的災情。包括其父親在內的當地六位老人不甘心將世代生活的家園“拱手相讓”,于是自發組織起來以聯戶承包的方式組建集體林場,進行防沙治沙。

“一夜大風沙騎墻,早上起來驢上房。”已年近七旬的郭萬剛對當年“得寸進尺”的沙害至今歷歷在目。他說,一年又一年,沙子慢慢埋掉了他們的田地,一些人上新疆、走寧夏,開始逃離家鄉。八步沙,已經到了沙進人退的地步。

1981年,古浪縣試行“政府補貼、個人承包,誰治理、誰受益”的荒漠化土地治理政策,把八步沙作為試點向社會公開承包。彼時,郭萬剛的父親郭朝明和賀發林、張潤元3名黨員,以及羅元奎、程海、常開國3名社隊干部“一拍即合”,幾位年近半百的老人自此走上了漫漫治沙之路。

郭萬剛說,在“勉強吃飽肚子”的那個年代,剛開始沒有資金,也沒有經驗,幾位老人就用“一锨沙、一棵樹”的土辦法造林。不料幾場大風刮過,近一半的樹苗就被沙子埋掉。后經過反復摸索,終于總結出了“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治沙方法。

后來,幾位老人相繼去世,為了兌現父輩們的綠色承諾和治沙遺愿,包括郭萬剛在內的第二代治沙人相繼走進了八步沙。2003年,在兩代人不懈努力下,7.5萬畝的八步沙全部治完了。這批治沙人又主動承包治理八步沙北面的黑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風沙口。2015年,又承包治理八步沙80公里外的麻黃塘沙區,向15.7萬畝荒漠發起挑戰。

郭萬剛感慨道,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對峙,更是人和歲月的較量。38年過去了,當年的“六老漢”,只剩下兩位在世;今天的“六兄弟”,也在一天天變老。現在第三代人開始陸續加入治沙隊伍,治沙技術在改進,機械化程度在提高,沙產業也在發展。

“回想38年來,我們三代人在沙漠里走過的路,有艱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驕傲!”郭萬剛表示,只要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治,像愚公移山一樣干下去,總會有“風沙變風景、黃沙變黃金”的那一天。

“治住了八步沙,我們又去治理大槽沙、漠迷沙、黑崗沙……治沙林區成倍擴大,管護任務也越來越重。除了防止牛羊毀壞林草外,最害怕林區失火。”第二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場職工賀中強說,盡管目前管護的林區有幾十萬畝,但這幾十年,從沒有發生過一起火災。

賀中強表示,治沙勞動是辛苦的,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每當又一片沙漠被他們治住,黃色的沙海變成了綠色的林子,心中就充滿了說不出的自豪,也更加堅定了繼續治沙的決心。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肖錚表示,當日報告會使“環保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讓沙漠披綠生金的背后,三代治沙造林群體的無私奉獻和辛苦付出。這將激勵該省生態環境系統,努力做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攻堅拔寨者、生態環境保護的接續奮斗者,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 馮志軍 )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