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生態中國>生態產業>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

巴彥淖爾市:生態農業與脫貧攻堅同步前行

2019年10月30日 16:11 | 來源: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分享到: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在脫貧攻堅過程中,以農業高質量發展引領扶貧產業,引導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綠色產業、高端產業,并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確保產業、生態的可持續,讓生態農業與脫貧攻堅實現同步前行。

打好“生態牌” 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基地

這段時間,在五原縣隆興昌鎮榮義村的仿野生紅花種植基地里,每天都有300多人分散在漫天花海里采摘紅花。勞作一上午,人均收入150元,手快點兒的人能收入300元左右。一個月采摘期結束時,人均摘花收入在6000元左右,高的能掙到近萬元。

紅花喜歡溫暖、干燥的氣候,適宜在排水良好、中等肥沃的土壤里種植,而要獲得高產,必須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力均勻,排水良好的中、上等土壤。五原縣的生態氣候土壤則完全滿足上述條件。

土好、水好、空氣好,優良的生態環境是五原縣發展綠色農業的最大優勢。近年來,五原縣堅持以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堅持創新驅動、綠色引領、質量興農,著力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生產經營體系完備、業態類型豐富的特色農業品牌。

今年,五原縣整合扶貧資金3246萬元,建成鋼架拱棚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10個,所有園區堅持三品共建(品牌、品質、品種)、“三體”共育(田園綜合體、新型經營主體、產業化聯合體)、三生共融(生產、生活、生態),實現控水、控肥、控藥、控膜等生態農業技術全部覆蓋。勝豐鎮的燈籠紅香瓜、隆興昌鎮的河套南瓜、豐裕鄉的蜜瓜、新公中鎮的西州蜜、塔爾湖鎮的白梨脆等綠色瓜果品牌已成為五原縣產業扶貧的特色名片。與此同時,五原縣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整合扶貧資金,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對接市場,科學合理確定種植意向,形成大園帶小園、產業帶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在園區培育、聯結在園區建立、動力在園區激發,貧困群眾在園區持續穩定增收。

打好“科技牌” 推動傳統產業對標高位

走進五原縣勝豐鎮的扶貧產業園,西瓜王子、貝貝南瓜、QQ南瓜、火龍果、秋葵、草莓、櫻桃等30多種作物生機勃勃,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貧困戶王永寶正在自家租用的拱棚里采摘白梨脆香瓜。“平時自家地里都是種點玉米、葵花,一年下來收入都不夠生活開銷。現在鎮里帶領我們發展拱棚種瓜果,一個拱棚一茬的利潤就有6000多元。”王永寶喜滋滋地說。

2018年年底,勝豐鎮注入扶貧資金330萬元,建成占地168畝的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園區與五原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合作,引進50位“農創客”,租賃扶貧拱棚105棟,集中發展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農業新品種。

近年來,五原縣與30多所農業高校合作,引進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100余位,建成科技小院7個,科技指導覆蓋22個扶貧產業園。同時,堅持緊盯扶貧特色產業、著眼市場需求,開展實用技術、轉移就業等精準培訓30多場,實現有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一人一技全培訓”,補齊技術短板。

打好“融合牌” 多點聯動延長產業鏈條

假日里,五原縣塔爾湖鎮的活羊博物館、特色養殖科普教育園、千畝林果采摘園都是休閑觀光的好地方,逛累了還能去農家樂怡情小酌品位鄉土文化。近年來,塔爾湖鎮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加快“農旅融合”進程,打造生態旅游之鄉。建成了千畝設施農業種植基地、聯豐村萬畝田園綜合體、巴美湖國家濕地公園、特色養殖科普園等,大力發展農業旅游產業,帶動96戶貧困戶發展瓜果種植、采摘,帶動46戶貧困戶依托景區發展服務業,有效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不僅如此,五原縣還依托縣域內的河套農耕文化博覽苑、五原抗戰紀念園、葵花公園、特色養殖科普園和7個鄉鎮田園綜合體,連點成線、以線帶面,打造全域農耕文化旅游。通過全力推動景區內土地流轉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打好生態農業旅游這張牌,五原縣走出了一條多樣化特色產業扶貧之路。截至目前,全縣已識別的5760戶12419名貧困人口中僅有5戶13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由5.6%降至0.006%,3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村行列。2018年7月,五原縣實現區貧縣“摘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