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辦出臺意見加快發展流通:推進夜間經濟發展
國辦出臺意見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
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
□ 本報記者 杜 曉
□ 本報實習生 劉艷清
近日,為推動流通創新發展,優化消費環境,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體現了當前我國對發展流通、擴大消費的高度重視。
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消費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的穩定器與壓艙石,是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此次《意見》的出臺,將帶來哪些深遠影響?《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業內有關專家。
優化供給推動消費
持續釋放內需潛力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認為,過去我國主要依靠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包括大規模要素粗放投入、GDP導向的激勵制度等傳統動能拉動經濟增長,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開始逐步走向依靠新動能推動經濟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資本形成總額高43.8個百分點。
“這一組數據說明了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地位。然而,2019年1月份至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3%,出現近年最低的增長幅度,增速比1月份至6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使得有些人對我國國內消費的潛力產生懷疑。”荊林波認為,在這種背景下,《意見》的出臺有利于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
據荊林波介紹,在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明確提出,2019年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重申,要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
荊林波認為,一般來說促進商業消費首要環節是增加收入,如果居民收入增長,就能形成擴大消費的物質基礎。其次,要構建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消費者敢于消費,比如說不斷完善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讓人們有一個穩定的預期,從而敢于在當下消費。最后,為消費者營造良好的商業環境,讓消費者放心消費,要全面保障消費者的相關權益,打造全渠道的商業氛圍,讓消費者便捷、安全地消費。
“《意見》正是針對當前流通消費領域面臨一些瓶頸和短板,提出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挖掘城鄉消費潛力,以實現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荊林波說。
完善汽車消費制度
更好滿足購車需求
把戶口遷到學校之后,北京某高校碩士研究生汪曼(化名)就開始申請汽車搖號,她打算畢業后留在北京。
“現在有資格搖號就先搖著,要不等畢業后也不一定立刻就能搖上。這種事要看運氣,先排隊機會就大一些。”汪曼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有一個親戚搖號多年至今未中,于是她決定早作打算,不過現在看來機會仍然渺茫。
《意見》第十條提出,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實行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
今年4月,發改委發布《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已限購地方2019年和2020年車牌增量指標數量須在2018年基礎上分別增加50%、100%,同時明確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
今年6月,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要求各地方政府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購、限行,已經實行的應當取消。
“上述政策出臺的根本宗旨在于破除汽車消費的制度障礙,恢復消費者的信心,提倡新能源汽車消費。”荊林波說,汽車消費如今對國民經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8年限額以上汽車類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到26.8%。如果說,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那么汽車消費則是消費的堅強內核。
盡管目前出臺了不少文件致力于破除汽車消費制度障礙,但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據交管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其中私家車達1.98億輛。與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上半年汽車新注冊登記車輛減少139萬輛。
在實行限購的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石家莊、貴陽8座城市和海南省中,廣州、深圳已作出響應,從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廣州市將增加中小客車增量指標10萬個,深圳市將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8萬個。“目前其他限購城市遲遲沒有表態,相關政策仍不明朗。”荊林波說。
據了解,8月26日,北京小客車指標辦公布了今年第4期搖號的基數序號總數。經測算,這期約2622人搶一個指標,中簽難度再創新高;新能源指標有超過44萬人申請,新申請者或將等到2028年才能有資格購車。
汪曼也參與了這一期搖號,與前幾次一樣沒有搖中。她希望北京能夠取消汽車限購或者稍微放寬限購,不過對于放開限制之后的城市交通擁堵和尾氣污染,她也有擔憂,“要是既能夠滿足購車需求,又能夠解決用車帶來的其他問題就兩全其美了”。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認為,取消或者放寬限購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之前出臺了一些限購政策,如果放開取消或者放寬限購的話,要考慮政策前后如何銜接;其次是當初實行限購是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現在如果直接取消或者放寬限購的話,很多地方仍然會面臨這一問題,這可能是影響汽車限購政策走向最重要的因素。
“客觀而言,對于城市道路交通問題不要太擔憂。不必過于擔心汽車數量增加會加大道路交通擁堵,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相比于一些發展中國家,我國機動車每萬人擁有量還是比較低的,導致交通擁堵可能是在城市規劃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高樓比較多、密度比較大、車輛通行時間集中等,要解決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更好地滿足購車需求,還需要在城市規劃上下功夫。”傅蔚岡說。
推進夜間經濟發展
杜絕行政不當干預
近年來,一些地方積極出臺相關政策發展夜間經濟。比如,2018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夜津城”的目標。
2019年7月,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委等14個部門,召開“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媒體通氣會。通過優化夜間公共交通服務、開發夜間旅游消費“打卡”地等十三條措施,計劃3年內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
《意見》第十二條提出“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荊林波認為,發展夜間經濟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提升夜間經濟的文化內涵,夜間經濟不僅僅局限于類似于“搓一頓”這樣的餐飲消費。
荊林波舉例說:“就比如,故宮推出過‘紫禁城上元之夜’,得到很多人追捧,甚至因搶票導致官網一度癱瘓。有些人發出了‘故宮夜場門票比春運車票還難搶’的感慨。再比如,西安不僅有大唐夜景,更有西安城墻周邊夜跑,并且周邊夜跑成為全國跑友的一個最佳選擇。西安白領愛運動,其夜間健身消費位居全國第三。”
此外,荊林波還認為,發展夜間經濟需要重構全套城市治理模式。比如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如何配合夜間出行者,為他們提供較為全面的服務;夜間的噪音、垃圾、安全等問題如何規制,如何避免由此產生新的社會矛盾等,都是城市管理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發展夜間經濟仍然需要培育新一代的消費者,引導更多消費者養成夜間消費習慣,倡導科學的夜間消費理念,從而形成可持續的夜間消費范式。”荊林波說。
傅蔚岡則認為:“發展夜間經濟最重要一點,是要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尊重夜間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盡量杜絕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不當干預行為。”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消費 夜間 汽車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