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提升質量:中國教育的永恒主題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教育優先發展擺在首要位置,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各項教育事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條彌足珍貴的總經驗,就是始終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核心任務,貫穿教育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教育質量提供了根本保證。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首先體現在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為確保教育質量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擺在首位,不斷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使黨的領導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定海神針和中流砥柱。與此同時,努力營造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和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為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支撐力量。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正確方向。七十年來,各級各類教育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把教育方針融入教育工作的各環節各要素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狠下功夫。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實現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取得明顯實效。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結果中,高校學生充分信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能力,高度認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入新時代,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特別是把勞動教育納入教育方針,是黨的教育工作對教育質量目標與內涵的深化和完善。
創造條件增加教育投入,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財力保障。七十年時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領域,優先規劃、優先投資、優先保障,不斷創造條件持續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2016年首次突破3萬億元,五年投入超過1952-2011年60年投入之和,至今為止占GDP比重連續七年保持在4%以上。
各地把優先保障教育投入作為“先手棋”,空前加大投入,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支撐,使多少年來未辦成的事辦成了,為教育、為當地群眾辦了大好事、大實事。如今,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早已告別了當年“黑屋子、土臺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落后面貌,“最漂亮的房子是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校園”在中國大地亮麗呈現。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關鍵路徑。七十年來,黨和國家適應各個發展階段的特征,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建立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的機制方式,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突破制約教育改革發展的瓶頸,創造了一批又一批典型經驗。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形成了課堂教學、實踐教育、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鼓勵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課外實踐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優化教學方式,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長的空間,讓每一種天賦都精彩綻放。鼓勵和引導廣大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爭做廣大學生的“四個引路人”,把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為自己人生目標。
強化教育督導監測評估,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國家標準。教育督導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保證教育質量。七十年來,我國教育督導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管理到治理、從協助督導到獨立開辟一個全新領域,從常規檢查到建立科學、精準的評價機制,不斷填補歷史空白。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全國上下都在積極開展各級各類教育質量標準的研究和探索,一套科學規范、符合實際、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標準體系正在形成。與此相應,國家制定了各級督導、評估的規章制度和標準,依法組織實施對各級各類教育的督導評估、檢查驗收、質量監測等工作,強力推進教育督導評估監測結果的運用,引導政府和學校將經費、工作重點轉移到提高教育質量上來,使教育發展向著更高水平邁進。
進入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訴求已從“有學上”轉變為“上好學”、從“學有所教”轉變為“學有良教”,教育質量的內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意味著我們的責任更大、任務更重,需要勇于擔當、敢于挑戰,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教育的夢想點燃明天的希望。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教育 教育質量 提高 高教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