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經濟轉型催生中國與世界新互動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題:經濟轉型催生中國與世界新互動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認為中國外部頭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經濟增長從出口拉動轉向內需驅動,經濟的外部再平衡取得進展。
幾乎同時,另一份來自麥肯錫公司的報告顯示,2000年到2017年,世界對中國經濟綜合依存度指數逐步從0.4增長到1.2。報告認為,中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貿易大國。
簡而言之,第一份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出口依賴度大幅降低,內生增長動力顯著增強;第二個報告在說,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功率”不斷增大,系統重要性不斷提升。從兩份報告可以看出,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持續釋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互動關系正被重塑。
改革開放以來,出口貿易帶來的盈余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發展理念不斷優化,中國國內需求帶來的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對外投資持續增加,這種發展模式的升級為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紅利效應,推動中國與世界形成互為促進、平衡發展的格局。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供給與需求方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結構調整,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也在加速推進,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穩健,經濟發展帶來的民生改善、消費需求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良性互動,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拉動效應,中國以其龐大的經濟體量保持了年均6%以上的穩定增長。
最近兩年,即便面臨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和貿易戰壓力,中國依然沒有放緩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一方面通過減稅降費、鼓勵創新等改革措施激發社會活力和消費潛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另一方面繼續降低關稅、增加進口、擴大開放,與世界共享中國的市場紅利,謀求與世界互利共贏。
當前,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通過合作挖掘新的增長動力,催生新的可持續的有效需求顯得急迫而緊要。
正是基于增量思維的邏輯和對開放共贏價值的堅守,中國在推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道路上始終走在前頭。例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實際上,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從而助力實現世界經濟的再平衡。
金融危機發生10年之后,世界經濟如今正面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持續蔓延的嚴峻挑戰,全球產業格局和金融穩定受到沖擊。此時,中國選擇順應各國走向開放和融合的歷史大勢,堅定積極地推進改革開放,無疑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穩定力量。然而,推動世界經濟大船平穩前行,需要各國著眼長遠,構筑開放合作的全球共識,朝著世界持久和平繁榮的方向共同努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經濟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