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統計報告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經濟社會發展偉大飛躍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題:統計報告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經濟社會發展偉大飛躍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報告指出,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報告顯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按不變價計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5倍,年均增長8.1%。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報告指出,財政實力由弱變強,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51年至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長13.6%,為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2018年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此外,我國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報告顯示,2018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6%,比1978年末上升41.7個百分點。2018年末,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3.4%,比2012年末提高8個百分點。1949年至2018年,城市數量由132個發展到672個。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三次產業發展趨于均衡,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報告顯示,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快速提升。我國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11318萬噸提高到2018年的65789萬噸。
根據報告,目前,我國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國原煤產量為36.8億噸,比1949年增長114倍;鋼材產量11.1億噸,增長8503倍;水泥產量22.1億噸,增長3344倍。
報告還顯示,我國服務業蓬勃發展。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469575億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51倍,年均增長10.4%。
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實現重大飛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報告指出,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成就斐然。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比1949年末增長5倍,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9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60%以上;公路里程485萬公里,增長59倍;定期航班航線里程838萬公里,比1950年末增長734倍。
報告顯示,我國能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9億千瓦,比1978年末增長32.3倍。
科學、教育、社會事業欣欣向榮
報告顯示,我國科技實力顯著增強,重大成果不斷涌現。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9657億元,比1995年增長55.4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8%,比1995年提高1.61個百分點,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平。我國自2013年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研發人員總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分別連續6年和8年居世界首位。
報告指出,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總體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2018年,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2831萬人,比1978年增長32倍;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9.6年。
報告還顯示,我國醫療衛生長足進步,國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居民預期壽命由建國初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嬰兒死亡率由建國初的200‰下降到2018年的6.1‰,居民健康水平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
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逐步改善。報告顯示,2018年末,我國就業人員增加到77586萬人,其中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分別為27.6%和46.3%,比1952年末分別提高20.2和37.2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根據報告,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24.3倍。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9853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19.2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報告 增長 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