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選準模式建好機制銜接振興 看太原脫貧攻堅如何鞏固提升

2019年06月25日 18:13 | 作者:馬玉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看太原脫貧攻堅如何鞏固提升

2019年4月,山西婁煩縣實現摘帽,這意味著省會太原市的脫貧攻堅進入鞏固提升階段。如何把攻堅時期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變成鞏固脫貧成果、帶動全市農民奔小康的工具,成為太原市扶貧工作所面臨的新課題。

“我們更加注重扶貧模式和脫貧機制的選擇、提升,從而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太原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負責同志介紹。

生態扶貧的“攻與防”

國定貧困縣婁煩縣和省定貧困縣陽曲縣相隔不遠,但自然條件迥然各異。婁煩縣溝壑縱橫、十年九旱,生態環境脆弱,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和經濟落后區;2018年實現摘帽的陽曲縣自然條件相對較好,是太原的綠色屏障,也是農業大縣,農民增收單一,守著綠水青山卻沒有換來金山銀山。

要脫貧,要發展,生態扶貧是兩個縣精準扶貧的共同選項。但一個選擇生態攻堅,走出了生態治理和保護的脫貧模式;一個選擇生態防護,走生態旅游的扶貧路子。

把荒山治理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婁煩縣把貧困勞動力變成造林產業工人和股東。成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65個,貧困戶占到90%,政府以購買服務的形式讓合作社承擔造林任務,貧困戶獲取勞務費和利潤分紅。同時,為每個合作社配備一名林業技術員進行服務,確保造林質量。每個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都設立50萬元以上的務工收入保障金,無論工程盈虧,貧困群眾都能夠及時得到勞務收入,建立起利益保障機制。

2018年,婁煩縣建設2.3萬畝油用牡丹基地,引進龍頭企業,引導貧困戶以林業資源、土地資源入股,使其參與造林和田間管護。

造林參與、利益保障、資產收益三個機制下,貧困戶實現了近期有勞務收入、中期有管護收入、長遠有資產收益,好模式、可持續,婁煩縣的生態產業方興未艾。

依托生態優勢發展全域旅游,陽曲縣的生態扶貧從改善人居環境開始。經過開展拆違治亂、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衛生鄉村“五大專項”行動,農村舊貌換新顏,村莊環境與生態環境相得益彰。

陽曲縣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的鄉村旅游模式,把旅游開發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村莊變景區、民房變客房、農田變景觀”的綠色轉型后,貧困戶依靠旅游脫貧,村民擁有了持續致富的產業。

立足生態不足與優勢,因地施策,在扶貧中與貧困戶建立起不同的脫貧機制,太原市在貧困地區建立了持續致富的攻防線。

社會網織就扶貧同心結

通過“扶貧項目超市”,張家莊村建起了第一座澡堂;通過“愛心超市”,貧困戶張貴魚經過勞動積分換取了一桶油和一瓶洗發水;通過“消費扶貧超市”,農產品有了銷售渠道,土地經過企業認領成為扶貧農場。

將這3個“超市”聯結起來的是社會扶貧網。無資源優勢的婁煩縣搭建起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載體,構建一張社會立體幫扶網,實現貧困戶需求與社會幫扶資源的有效對接。

在這里,特色產業、公共設施、公益服務和人居環境改善等四個方面的項目將被認領幫扶,銷售渠道得到整合,集中對特色農副產品進行推介。

“一個網加3個‘超市’的社會扶貧,讓貧困群眾觸網、各類需求上網、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聯網,搭建起網絡幫扶大平臺。”太原市農業農村局扶貧開發科科長張萬生介紹。

匯聚社會幫扶資源的同時,婁煩縣成立社會扶貧管理服務中心,統籌引導,配套設置了“縣設中心、鄉設站、村級建有服務點”的三級服務體系,確保資源有效利用、精準到戶。

目前,婁煩縣貧困戶注冊15093人,愛心人士注冊20174人,“一張網”結起了千萬戶;“扶貧項目超市”編制幫扶需求項目555個,已對接完成項目169個,投入資金972萬元,受益48個村4792戶,小項目解決了大難題;“消費扶貧超市”銷售農產品2100萬斤,銷售額近6000萬元,讓土特產找到了好銷路;“愛心超市”下的勞動積分獎勵機制激發了貧困戶勞動和自主脫貧的積極性。

“婁煩縣探索的社會扶貧模式不僅能有效利用社會扶貧資源,解決貧困戶的實際需求,更凝聚了持續脫貧的合力。”張萬生說。

產業有底氣,脫貧有志氣

貧困地區要脫貧并確保不返貧,歸根結底在于要有脫貧的內生動力,而這體現在具有發展力的脫貧產業和貧困戶脫貧的自我動力。

立足脫貧產業,陽曲縣大力實施“一減五增”工程,重點發展“10萬畝有機旱作谷子、10萬畝干鮮果經濟林、10萬畝中藥材花卉、10萬畝綠色蔬菜”,全力推進100萬只羊、1000萬只雞、100萬頭豬、1萬頭牛“百千百萬”養殖工程,建成53個規模化養殖場。

婁煩縣圍繞中藥材、小雜糧、有機蔬菜、干果、生態養殖、沙棘、油用牡丹7個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產業項目170個,覆蓋貧困戶7500戶2萬人,建成規模較大的水貂養殖基地,存欄達到3萬只,3年后可達60萬只。

產業的興旺給了貧困戶脫貧的底氣。同時,太原市瞄準內生動力激發貧困戶的脫貧自主性。

在“愛心超市”實施過程中,婁煩縣建立起物品發放積分制,村民通過自主做公益、行善事獲取積分,以積分獲取愛心物品。積分制大大激發了貧困戶對村莊環境改善、產業發展的主動參與,脫貧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觀。

陽曲縣創建了“周末學堂”,堅持“周周一小時,人人都學習”,緊貼重點項目,針對貧困戶開展專項業務培訓,提升產業技能。先后推廣“仔豬寄養”“贈母還羔”“送雞還蛋”等產業扶貧模式,新建擴建豬場17個,發放散養蛋雞5.6萬只,新增設施蔬菜2000畝,培植了100個農家莊園、500戶農家客棧,1000戶農家樂……

太原市在扶貧模式和機制上的創新,激活了脫貧主體的內生動力,假以時日,“要我脫貧”可蝶變成“我要小康”。(記者 馬玉)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