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馬學成脫貧的起起落落
馬學成,重慶石柱中益鄉坪壩村的貧困戶,40多歲的他,淳樸、勤奮,很有精氣神。從2016年-2018年底,他不僅經歷了從“脫貧-返貧-再脫貧”的反復過程,更經歷了從返貧的失落彷徨到脫貧的興奮異常的落與起的巨變。難怪他的嘴里總是不斷地重復著“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讓他再次脫貧”“農行幫了大忙讓他圓夢”的肺腑話語。馬學成談起自己重回脫貧大家庭的歸來歷程,心潮澎湃,如數家珍。
馬學成夫妻十多年在廣東的打工經歷讓他著實見了世面,雖只有小學文化,但他思想觀念卻能跟上發展要求。2016年,在黨的扶貧好政策的支持下,一家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摘掉了過去的貧困帽。然而,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兒子治病,全家又重回貧困行列,開始過著靠國家救濟補貼的低保生活。
燃起希望,農行傾情幫扶來。面對重返貧困的窘境,馬學成曾一籌莫展。想脫貧但無計可施,想發展產業又找不到適合的項目,就是有了項目又在哪里去找資金?“難”得馬學成焦頭爛額,一時沒有了主意。農行石柱支行在扶貧工作中了解到馬學成的具體情況后,積極為其出主意想辦法,幫助其制定脫貧的具體計劃,對他最擔心的資金問題,明確了只要有好產業、有信譽,農行全力滿足發展之需,執行基準利率,享受財政貼息政策。農行一諾千金讓馬學成吃上了“定心丸”,他心中頓時重新燃起了脫貧的希望。
找準項目,小額貸款送上來。農行石柱支行利用信息靈、聯系面廣等優勢,為馬學成出謀劃策供其參考,中益鄉修路、修房、修渠正熱火朝天,但這里山高路險坡陡,搬運全靠人力肩挑背扛,非常吃力且效率低成本高。石柱農行建議馬學成創出新路,讓“山間鈴響馬騾來”。馬學成用農行3萬多元貸款買回了兩頭騾子,將其投入搬運市場。此舉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收入上了新臺階;傳統的養殖也是增收的好渠道。馬學成充分發揮家人長項,用4000余元貸款資金喂起了6頭大肥豬,圍起圈欄,“嗷嗷肥豬叫聲來”,當年增收就達1萬多元。丈夫牽騾山澗趕路增收忙,妻子在家起早貪黑把豬養。夫妻雙雙在中益鄉用勤勞的雙手開始彈奏脫貧增收的美妙交響曲。
在創新項目與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石柱農行還提建議想辦法,幫助馬學成廣開門路多方增收干起來,為脫貧提供堅實保障。
今天,脫貧后的馬學成生活就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他心懷感恩之心,在謀劃新的產業發展項目的同時不斷鞏固脫貧成果,使自己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在村民中起好示范帶頭作用。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