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生態環境部:多部門將研究推動海洋垃圾污染防治

2019年06月03日 08:31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海水面積減少近一半

多部門將研究推動海洋垃圾污染防治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資源豐富、生態多樣。然而,目前我國沿海地區黑水入海、非法圍填海、垃圾漫灘等環境問題突出。機構改革后,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至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圍繞我國海洋環境現狀以及整治工作,尤其是備受關注的非法圍填海和海洋微塑料污染等問題,新京報記者專訪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談現狀

海洋生態環境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新京報: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整體狀況如何?

負責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呈現兩個階段性特征:第一個階段從改革開放開始到2012年,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海洋環境質量呈現下降趨勢,四類和劣四類水質面積從2001年的約4.8萬平方公里擴大為2012年的9.3萬平方公里,受監控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大部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第二個階段是2012年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常態,海洋環境質量整體企穩向好,全海域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海水面積從2012年的9.3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018年的4.94萬平方公里,受監控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比例有所下降,河流入海污染物總量整體出現下降,局部地區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修復恢復。

新京報: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目前已經打響,有何進展?

負責人:渤海是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最突出、最典型的區域之一。2018年,渤海全海域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公里,其中劣四比例類水質海域面積為0.33萬平方公里,近岸海域優良水質(一、二類)比例為76.5%。總體而言,渤海區域性復合型的污染問題、長期形成的生態問題、結構性的風險問題依舊突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任務十分艱巨。去年11月《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印發之后,生態環境部率先啟動了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將全部入海排口納入排查范圍,組織編制渤海入海河流劣五類斷面消除等工作方案,派出13個駐點幫扶組,建立工作調度機制。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全部出臺省級攻堅戰實施方案,環渤海“1+12”城市中已有5個出臺實施方案。

新京報:機構改革對海洋環境監管和治理有何影響?

負責人:通過一年來的改革實踐,我們感覺到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首先,強化了陸海生態環境保護職能的統籌協調。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里,根子主要在陸上。一年來我們在推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都把陸海統籌、以海定陸作為最基本的原則,有效改變了陸海分治的局面,實現從山頂到海洋的全過程污染防治。其次,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四個統一”(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職責,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裁判員”“運動員”的定位,有效解決此前存在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五龍治海”難題,更好地發揮了統籌協調作用。我們相信,隨著海洋生態保護工作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不斷深入推進,機構改革的體制機制紅利將進一步地釋放。

談難點

部分地方執法監管不嚴

新京報: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存在哪些突出或者嚴重的問題?

負責人:當前,海洋生態環境整體形勢依然嚴峻,仍然處于污染排放和環境風險的高峰期、生態退化和災害頻發的疊加期。首先,陸源入海污染排放依然較高,全國194個入海河流監測斷面中,劣五類入海斷面有29個,占14.9%。其次,重點海灣水質狀況依舊不容樂觀。2018年重點監測的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44個海灣中,16個海灣四季均出現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另外,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依然較為嚴峻,2018年受監控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中亞健康和不健康的比例為76.2%;赤潮、綠潮(滸苔)等生態災害多發頻發,結構性的環境風險壓力仍然較大。

新京報: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存在哪些短板以及阻力?

負責人:目前,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治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尚未根本落實。部分地方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推進不力,“上熱、中溫、下冷”問題突出。部分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夠,生態環境保護投入不足,未批先建、向海偷排漏排等問題較為突出。公眾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轉化為行動仍顯不足,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有待形成。另外,綜合治理仍顯不足。部分沿海地區黑水入海、垃圾圍海、垃圾漫灘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和公眾親海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治理。陸源污染防控難度較大,陸源污染涉及入海河流、排污口等諸多方面,需要協同治理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等諸多污染源,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防控難度依然較大。

新京報:目前海洋環境監管及執法能力如何?

負責人:確實,基礎保障有待強化。目前監管整體能力薄弱,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負荷重、難度大、專業性強、硬件要求高,加之監管機構不全、人員力量不足、監管能力薄弱,“小馬拉大車”的問題越到基層越為嚴重。部分地方也確實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執法監管不嚴,有案不移、有案難移、有案慢移的問題,甚至以罰代管、壓低處罰標準,海砂開采等領域違法違規問題較為突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

談熱點

加大力度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垃圾分類

新京報:近年來,海洋微塑料備受關注,我國海洋微塑料現狀如何?

負責人: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有關報告,海洋微塑料被定義為存在于海洋環境中粒徑小于5毫米、不溶于水的人工合成樹脂顆粒。從來源上講,海洋微塑料可分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根據近年來的海洋微塑料試點監測結果,微塑料在我國近海普遍檢出。與全球其他海域已開展海洋微塑料的調查監測結果相比,我國海洋微塑料處于中低水平,與地中海西部、日本瀨戶內海等海域處于同一數量級,低于東亞海、北大西洋垃圾聚集區。

新京報:應該如何治理海洋微塑料?

負責人:近年來,中國政府與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就海洋微塑料進行了廣泛的磋商與合作。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統籌全局、重點突破、全民參與的總體思路,會同相關部門從多方面開展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工作。包括研究推動海洋垃圾(微塑料)防治方案等系列措施,布局海洋垃圾防治工作;加強海洋垃圾(微塑料)監測,掌握其分布規律;加強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科學研究,評估海洋垃圾的環境影響,研究其對生物體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同時,將加大對社會資本參與垃圾分類的支持力度,加強塑料垃圾回收和資源化利用;加大公眾宣傳教育,提升公眾意識,轉變消費習慣,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另外,參與應對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國際進程,積極推進全球海洋垃圾治理。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海洋 生態環境 垃圾 塑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