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集善扶貧健康行”麻風救助項目在云南啟動
中新網云南楚雄4月19日電(記者 王祖敏)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扶貧健康行”麻風救助項目18日在云南楚雄某麻風村啟動,這也堪稱是國內社會力量首次參與對麻風群體的全面救助。
沒有常規的舞臺與音響,沒有冗長繁瑣的程序,甚至省略了領導、嘉賓的致辭,各方來客在村里的一塊狹小平地上,為村民們送上救助物資,并為每位麻風康復者系上象征溫暖關愛、陽光同行的黃絲巾——“集善扶貧健康行”麻風救助行動以一種最質樸、最務實的方式拉開了序幕。
近40年來一直致力于麻風防治與控制的中國“最美醫生”李桂科、出生于麻風家庭的鄉鎮醫生宋榮坤分別從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秘書長劉玉文手中接過聘書,成為該項目的“愛心大使”和“陽光大使”。
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麻風院、村593所,現癥病人3000余人。麻風病治愈者20萬人,其中10萬人有可見性的殘疾,70%的麻風殘疾人喪失勞動能力。盡管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世衛組織采取聯合化療以來,全世界在麻風治療上取得飛躍性的成果,但對于相當一部分麻風患者而言,他們的后續康復和生活依然面臨困境。
全國麻風疫情分布不平衡,部分邊陲貧困地區疫情較重,麻風患者及康復者的畸殘防治和康復醫療任務十分繁重。一些康復者的老年病多發,缺醫少藥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加上絕大多數麻風院、村都地處偏遠山區,居住和生活條件亟待改善。
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由于對麻風病理知識普及不夠和觀念落后,外界對麻風患者、甚至是麻風康復者容忍度較低,常常“談麻色變”。
基于此,2017年底,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與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合作,開展“集善扶貧健康行”麻風救助項目,加大對全國麻病患者的關愛、幫助,在醫治、營養和衣食住行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救助。
2018年9月-12月,該項目組赴多個麻風院、村進行調研,并為山東、貴州、云南等省的22所麻風院、村的1330名麻風患者提供了各種物質并改善生活條件。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還將持續對西部貧困地區和三區三州麻風村開展大面積的扶貧攻堅救助工作,幫助貧困麻風患者改善生活和社會地位,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2019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將按照每所麻風院、村的實際需求擴大救助,并制定精準的《實施方案》,使麻風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為他們的醫療康復提供條件,并推動各地政府及社會關注麻風群體。
劉玉文介紹了該項目的三大特點:一是精準。聚焦麻風患者這一“弱勢中的弱勢”群體,將物質落實到戶,設施具體到村;二是長期。絕不走馬觀花、淺嘗輒止,設立救助人員檔案,長期跟蹤回訪;三是雙管齊下。除了物質救助外,加大在宣傳和社會倡導方面的投入,以期改善外界對于麻風的認知,消除公眾對麻風的恐懼、歧視與偏見,讓麻風群體和健康人群一樣享受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
為此,該項目特地聘請了與麻風群體密切相關的“愛心大使”和“陽光大使”。
今年62歲的“愛心大使”大使李桂科,退休前是麻風高發區域云南省洱源縣的疾控中心副主任。從80年代初接觸麻風,李桂科38年堅守在麻風村,不僅治愈了該村所有的麻風患者,而且為村民的生存環境、生活來源、子女教育等奔波。在中央電視臺“2016尋找最美醫生”的評選中,李桂科獲得“最美醫生”稱號。
“陽光大使”宋榮坤是出生在麻風村的“麻二代”,在經歷了童年時被誤解、受歧視、小學無學可上的坎坷后,他以頑強的毅力考上大學,并填報了醫學專業。在走出麻風村幾年后,他又毅然回到了家鄉,成為基層衛生院的一名優秀醫生。
“李桂科醫生的愛心奉獻和宋炳坤身上體現出的陽光氣質,正是該項目希望傳遞的兩個關鍵點——喚起全社會對麻風群體更多的關愛,鼓勵麻風患者和家屬,勇敢走出自己心里的陰霾,融入社會。”
劉玉文說,鄧樸方會長一直心系和關注麻風病人,惦記他們的治療和生活,把麻風病人納入殘聯管理和救助是他心中許久的愿望。“因此,我們也希望通過該項目,進一步推動將麻風列入殘疾人的類別,并納入殘聯系統,辦理殘疾人證,探討由殘聯系統、疾控中心和政府共同管理的機制。”
“集善扶貧健康行”麻風救助項目也得到了陜西海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知享樂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虎牙簽約—4AM戰隊、山東太陽鳥服飾有限公司等多家愛心企業的資助。(完)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麻風 救助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