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高校藝術博物館應更有作為
在清華大學東南校門附近,一座充滿幾何線條、中心對稱、自然光線等元素的建筑——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從2016年9月開放伊始便引起人們的關注,十余場國內難得一見的高品質展覽在開館之時與觀眾見面。兩年多過去了,這座滿載著1.3萬余組(件)藏品的藝術博物館通過一個個高質量的展覽、豐富深入的公共教育活動越來越為人們熟知與認可,許多人親切地稱其為“清華藝博” 。
2018年年底,我國高校藝術博物館界發生了一件“大事” ——包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在內的多家高校藝術博物館發起成立了全國高校藝術博物館聯盟。這也意味著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為全國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大學藝術博物館,將在我國高校藝術博物館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全國高校藝術博物館聯盟副主席杜鵬飛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美育工作,進入新時代,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特別強調了美育的重要性,這是高校藝術博物館發展的重要時機。 ”但他也坦言,高校藝術博物館的發展還有待更完善的政策支持。
期待:更完善的政策支持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今,高校藝術博物館已經成為一流高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專業藝術院校的藝術博物館相比,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的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從一開始就確立了獨特的辦館定位與方針,“圍繞清華大學的全方位人才培養目標,第一個層次是服務清華大學藝術人才的培養;第二個層次是服務于學校通識教育的需要,大學不僅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地方,更是培養全面素質和全面人格的地方,在全面人格里,藝術審美是不可或缺的;第三個層次是面向公眾、服務全社會。三個層次互為補充、互相推動” ,杜鵬飛表示,服務于藝術學科,就意味著藝術博物館的專業性和藝術水準必須要有足夠的高度,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學校綜合人才素質培養、通識教育的需要,才會吸引全社會的公眾前來。
談及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未來的發展,杜鵬飛首先表達了完善收藏研究體系的重要性,他說:“收藏研究是博物館的安身立命之本。目前全國各高校的博物館數量已達到300多家,高校的博物館數量多、種類豐富,如果能將其充分調動起來,將是非常寶貴的社會教育資源。 ”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博物館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中一個便是相關政策不夠完善所帶來的博物館收藏、展覽等方面的系列問題。
記者了解到, 2009年1月, 《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免稅暫行規定》 (以下簡稱《免稅規定》 )公布施行,同時, 2002年6月制定并印發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接受境外捐贈、歸還和從境外追索的中國文物進口免稅暫行辦法》 (以下簡稱《免稅辦法》 )停止執行。 《免稅辦法》適用于所有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 ,明確規定“符合本辦法規定并由國務院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接受境外機構、個人捐贈、歸還的和從境外追索等方式獲得的中國文物進口,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而《免稅規定》將適用對象由“國有文物收藏單位”變更為“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 ,其中包括國家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相關部門所屬的國有公益性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及美術館;財政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核定的其他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在《免稅規定》生效后的次年,財政部會同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享受該項稅收優惠政策的省級以上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名單,合計176家,但至今再未增補,也沒有規定如何增補。
“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關于這個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分別將議案與提案提交大會。雖然此后財政部有關部門來學校調研座談,但至今沒有實質推進。截至目前,在接收境外文物捐贈時,我們還不得不支付高達17 %的進口關稅” ,杜鵬飛介紹, 2018年日本畫家絹谷幸二向清華藝博捐贈了一件價值4100萬日元的作品,但因為關稅過高,作品至今還留在日本。“這是高校博物館面臨的共同困難,但高校是最活躍的,高校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高校是最有可能廣泛地接受境外捐贈的群體之一,有的實在沒辦法就將接受的捐贈存放在香港或上海保稅區,再用借展的方式帶回來展覽。這樣不僅增加了運營成本,而且也增加了文物、藝術品在多次運輸中的損壞風險。 ”杜鵬飛說。
藍圖:更大的開放程度更重要的美育責任
杜鵬飛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現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環境規劃與管理領域的教學、科研和院系管理工作。他還自幼習書,雅好書畫收藏與鑒賞,業余從事民國美術史研究,組織策劃了多項展覽。杜鵬飛時常開玩笑說:“很多學美術的人說自己被數理化耽誤了,因為數理化學不好,所以學美術了,我說我是被數理化耽誤了,因為數理化學得太輕松了。 ”這種跨界經歷,讓這位工科出身的常務副館長顯得有些特別,“藝術博物館當時還在籌建過程中,需要懂工程背景的人來推動一些工作。清華大學長期的‘雙肩挑’干部培養方式,已經讓我習慣了一手抓科研教學,一手做統籌管理工作。當然,藝術博物館的工作是一個新挑戰” 。
杜鵬飛的特殊經歷在一定程度上讓其管理下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給人留下了專業性、系統性、學術性的印象。不少觀眾說,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從來沒有出現過“故弄玄虛”式的賣弄,也沒有高高在上之感,更多的是系統的學術梳理、條理清晰的展線設計和詳盡的展品介紹。“我們致力于將每一個展覽都做出亮點和特色,力求給人以知識,給人以審美的愉悅。 ”杜鵬飛說。
從開館至今,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已經舉辦了一系列自主策劃的國際交流展覽、基于自身館藏策劃的展覽、館藏“走出去”展覽以及服務于清華大學其他學科發展的展覽。杜鵬飛介紹,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主要從四個層次開展美育工作:“核心是努力打造好每一個展覽;第二是圍繞著觀眾需求,開展志愿者服務、藝術講座、藝術沙龍、手作之美、藝博映話等豐富多樣的公共教育品牌活動;第三是通過三維掃描展覽、官網、官微等線上線下手段以強化美育作用;第四是把課堂開進博物館,比如雕塑系的學生可以到‘回歸·重塑:布德爾與他的雕塑藝術’展覽現場臨摹學習、歷史系的教師將文物鑒賞課開到了藝術博物館、各院系舉辦的高管培訓班也將到藝術博物館參觀作為一項學習內容。 ”
前不久結束的“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吸引了12 。 5萬余人次觀展,不少觀眾專程從外地趕來看展。“那么多的觀眾想來,怎么辦?那我們就推遲閉館時間,保證觀眾只要來了,就至少有一小時的時間看展。還不夠怎么辦?后來每周六加開一個夜場,讓白天來不了的觀眾多一項選擇。再后來,周六夜場還不夠,又加開了周五和周日的夜場。我們希望藝術博物館越開放越好。 ”杜鵬飛說,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將不斷提升展覽水準、服務水平,完善設備設施。此外,清華大學將在藝術博物館附近開設學校東面主校門,在藝術博物館南面建立科學博物館,北京地鐵13號線和15號線交會站也將設在附近,從而進一步擴大對社會的開放程度。
杜鵬飛介紹, 2019年,除藝術博物館將前往香港、澳門做交流展覽外,館內將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合作舉辦吳冠中百年誕辰大展,展出一批中國觀眾難有機會看到的吳冠中作品;與陜西省文物局合作,舉辦陜西文物大展,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辦列支敦士登皇家收藏展覽,展出拉斐爾、魯本斯等的藝術精品。屆時,觀眾將繼續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體驗藝術之旅。
編輯:楊嵐
關鍵詞:博物館 藝術 高校 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