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我國提前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姜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于勇14日表示,我國鋼鐵行業已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過剩產能1億至1.5億噸的上限目標。目前,市場環境明顯改善,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有效緩解,優質產能得到發揮,企業效益明顯好轉。
我國鋼鐵行業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效益持續下滑,2015年陷入最低谷,全行業嚴重虧損。對此,我國提出積極有序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5億噸”。截至2017年末,鋼鐵去產能已超過1.15億噸。
于勇在14日召開的中鋼協2019理事(擴大)會議上介紹說,2018年前11個月,全國共生產生鐵、粗鋼和鋼材7.08億噸、8.57億噸和10.13億噸,同比分別增長2.44%、6.73%和8.30%。其中中鋼協會員企業產量增速明顯低于非會員企業。
“2018年鋼鐵生產持續增長,既有填補去除‘地條鋼’后騰出市場空間的因素,也有國內市場需求增長以及產能過快釋放的因素。”于勇說。
得益于持續深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前11個月,中鋼協會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02億元,同比增長63.54%;銷售利潤率7.45%,達到了工業行業平均水平;資產負債率同比再降3.39個百分點至65.74%,半數企業負債率已降至60%以下。
不過,在于勇看來,企業持續盈利的基礎并不牢固。前11個月,廢鋼及能源采購成本同比大幅上升,隨著11月份以后鋼材價格下跌,企業效益明顯下滑,部分企業鋼鐵主業又退至盈虧平衡邊緣。
他表示,進入11月份以后,鋼材價格出現了快速下滑,12月份又有所回升。年末鋼材價格的快速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需求減弱、產量增長、貿易保護以及環保限產政策執行尺度的不均衡等等,但更主要的是市場預期,對后市不看好,市場信心脆弱。
他還提示,鋼材出口數量已經連續三年下降,應引起全行業關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鋼鐵 過剩 企業 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