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親自頂層設計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刷新“中國速度”
(近觀中國)習近平親自頂層設計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刷新“中國速度”
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官方9日公布的一組反腐數據引起廣泛關注。2018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3.8萬件,處分62.1萬人(其中黨紀處分52.6萬人)。其中,處分省部級及以上干部51人。
在中國加速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之際,這份成績單被認為是國家監委自去年揭牌至今交出的首份反腐答卷。分析人士認為,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作出頂層設計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成立監察委員會、與紀委合署辦公這樣一種全新反腐機制的潛能正在釋放。
改革刷新“中國速度”
從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到十八屆六中全會之后把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來推進,從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開展改革試點,到十九大后將試點在全國推開,從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和監察法,到國家監委揭牌進入運作,5年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進展迅速。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監察體制改革創造了很多中國特色的工作模式和語言范式,在關鍵時點拿出了亮點成果,從整體布局到分步實施全程都逐步到位,刷新了關鍵領域改革的“中國速度”。
習近平對監察體制改革親自作出頂層設計,在中共十八屆六中、七中全會,十九大,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和中央紀委全會等一系列場合對改革作出部署,發揮了定調定向作用。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田坤說,來自頂層的政治勇氣與智慧在改革醞釀、啟動和推進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不應割裂看待監察體制改革所發揮的作用。包括司法體制改革在內的重要改革為監察體制改革創造了條件,可謂相輔相成,只有到位的頂層設計才能保證各項改革形成預期合力。
改革實現“1+1>2”效果
從京晉浙三省市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實踐,到去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收攏五指重拳反腐取得一系列成果,專家認為,改革正推動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實現“1+1>2”的效果。如習近平所言,“形成以黨內監督為主、其他監督相貫通的監察合力”。
莊德水認為,監察對象范圍大大拓展,有利于加強對公職人員監督管理,消除監督盲點。整合原來分散的反腐敗力量,實現對違紀違法、職務犯罪行為的同時調查,則有利于實現紀律監督與法律監督的統一、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田坤說,隨著相關配套立法立規繼續跟進、體制機制運行更趨順暢、人員實現真正融合、監察官制度真正落地,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形成的合力還將顯現更大優勢,激發更好潛在效果。
在這一過程中,處理好監委與公安、檢察部門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人們注意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已出臺包括《國家監察委員會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工作銜接辦法》在內的30余項法規制度。
莊德水說,這些法規制度一方面有助于監察機關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實現規范有序銜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強對監委的監督和制約,從而保證每個案件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體現依法治國。
改革給權力運行“立規矩”
隨著不敢腐的震懾效應充分顯現,改革下一步的突破方向在何處?習近平強調,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推進公權力運行法治化,消除權力監督的真空地帶,壓縮權力行使的任性空間,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嚴肅的責任追究機制。
專家認為,為實現這些目標,未來的改革須更加側重為權力運行“立規矩”。莊德水說,要害是必須立好對“關鍵少數”行之有效的“規矩”,抓住這一點,等同以點帶面抓住全局。
田坤認為,“立規矩”的對象也應包括紀檢監察機關。日前,《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已由中央紀委文件上升為中央黨內法規,體現了律人者必先律己的決心。此外,紀檢監察機關在審查調查處置過程中,應及時把發現的制度漏洞或缺陷以監察建議等形式提供給相關部門,只有讓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更實更密,才能讓公權力真正在軌內運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習近平 中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