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新型職業農民: 讓土地換一種種法
2 流水線種水稻
湖南岳陽屈原管理區的全國種糧大戶陽岳球這幾年驚喜連連。
6年前,他創辦了惠眾糧油農業專業合作社。“水稻全程機械化,機械設備的使用是按小時排工的。”在黃金鄉金龍村合作社總部,陽岳球對本報記者說。
合作社總部一樓大廳的墻上貼著3位專家的照片,一位是隆平高科栽培指導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郭守斌研究員,一位是湖南省農科院水稻育種專家李國滿教授,一位是岳陽市農科所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謝曉陽,他們在這里分別負責育種、栽培和統防統治的標準化生產。
合作社總部的旁邊就是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育秧大棚,這是陽岳球自籌資金120萬元建的,后來政府補貼了近40萬元。
大棚里每天有8至10名當地農民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圍著一條水稻播種流水線作業。流水線是一種全新的自動播種裝置,陽岳球今年一口氣買了10條。大棚育秧方便機插,還不怕倒春寒和寒露風。合作社建了110多個大棚,都在育秧,確保供應5萬畝大田的機插秧。
陽岳球的故事要從1988年說起。那一年,陽岳球高中畢業回到當時的屈原農場,與人合伙承包稻田20畝,小有盈利。
苦心經營數年,陽岳球悟出了一些門道:“獨家種田只能糊口,規模經營才能出效益。”
2009年,他將種糧面積擴大到800畝,次年再擴至2400畝。2011年5月,他牽頭組建惠眾糧油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方式,承包水田5128畝,產糧4700余噸,訂單銷售4600余噸,實現利潤80多萬元。
2011年12月,陽岳球被評為“全國種糧售糧大戶”,這讓他信心更足,也讓他感覺擔子更重了,陽岳球尋思著如何種好稻田、種更多稻田。如今,流轉到陽岳球名下的水田達8000多畝,他成了名副其實的種糧大戶。
2012年,陽岳球“三顧茅廬”,把隆平高科的栽培指導專家郭守斌請到田邊傳藝,通過“少施多餐”的方式施肥,改良土質,并進行合理密植,科學治蟲,將400多畝低產沙性田變成了單季畝產580公斤的高產田。
在陽岳球的合作社,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浸種、育秧、飛機植保統防統治、收割、烘干,都實施全程機械化,生產出無塵、無污染、無公害的生態大米。
2015年5月,陽岳球還創建了現代農業創業孵化基地,為家庭農場、小微企業等提供生產經營場地和集中育秧、病害防治、倉儲物流等服務。目前,基地已孵化水稻種植、家禽養殖、農機服務等企業45家,帶動就業1528人,初步形成了以種養業為主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態勢。
目前,陽岳球和他的團隊正在建設一個千畝生態農業園。“我們要將這個千畝園建成長沙、岳陽的后花園,預計輻射帶動周邊農戶近1000戶。”陽岳球說。
編輯:王麗鑫
關鍵詞:農民 職業 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