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群眾掉隊!”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政協助推打贏左右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記事

2019年01月07日 07:27 | 作者:肖亮升 李芳林 張薇薇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89年前,鄧小平在這片土地上領導了百色起義,創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長期以來,左右江革命老區的人民為中國革命、民族解放、邊疆穩定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由于歷史和自然因素等原因,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貧困落后面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改革開放40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脫貧攻堅戰在這片紅色土地打響,老區人民凝心聚力,鏖戰貧困。

■全區上下一盤棋

集“老少邊山窮”于一身的廣西,是我國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的脫貧十分關心,強調:“廣西是革命老區,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我們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為了總書記的囑托,廣西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用“繡花功夫”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

2015年,廣西集中開展“史上最嚴”的精準識別貧困戶工作,派出25萬名干部,完成108個縣市區近500萬戶2000多萬人精準識別,為實施精準幫扶、實現精準脫貧打好堅實基礎。

左右江革命老區所在的百色、河池、崇左三市,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自然條件惡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廣西脫貧攻堅按下“快進鍵”,壯鄉人民眾志成城,精準發力,力拔“窮根”。

自治區政協充分發揮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深入調研,用好平臺,為助力脫貧攻堅持續發力。

今年,自治區政協兩次年度最重要的協商活動都與脫貧攻堅相關:第一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圍繞“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推動邊境地區加快發展”協商議政;第一次專題協商會圍繞“深入推進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建言獻策。

“你家有幾口人?”“家庭收入來源有哪些?”2018年4月,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率調研組深入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調研。調研組走村入戶,訪貧問苦,與老區干部群眾共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計。

圍繞助推打贏左右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自治區政協既動口建言,又動手辦事,充分彰顯政協的政治擔當。

——多方籌措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讓貧困落后的老區舊貌換新顏;

——派駐踏實能干的第一書記駐村開展扶貧工作,帶領老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組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及社會力量大力捐資助學,用知識斬斷窮根,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引導貧困群眾因地制宜開展產業脫貧,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2018年11月16日,自治區政協召開全區政協“鄉村振興委員行,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經驗交流會,向全區廣大政協委員發出號召,吹響全區三級政協組織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沖鋒號……

圍繞脫貧謀創新

在自治區政協的號召和帶動下,圍繞打贏左右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全區各級政協及廣大政協委員迅速行動起來。

為了打響“百色芒果”的品牌,2018年7月,市政協主席陳麗華帶隊在濟南舉辦“2018年百色芒果(濟南)專場推介會”,前來洽談的客商絡繹不絕,甚至還吸引了毛里求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的友人。

百色市政協委員楊萬生依托龍邦口岸建設,探索出“邊貿+就業+創業+教育+醫療”五位一體的扶貧模式和“跨境旅游+扶貧”模式,帶動5萬多人次參與中越邊民互市和3000多名邊民就業,為邊民帶來穩定的經濟收入。

潘成利是百色市平果縣果化鎮巴龍村貧困戶,為了養家糊口,以前夫妻倆只能遠去廣東打工,如今他在離家不遠的廣西平鋁集團工作,妻子在另一家企業工作,夫妻倆每月的收入加起來有6000元,日子過得幸福安穩。

像潘成利這種在家附近就業的貧困戶,在平鋁集團有250多人。百色市政協委員、平鋁集團董事長謝志強介紹,為承擔委員企業的責任,企業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成立“志強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百色市德保縣燕峒鄉古桃村百樂德柑橘示范區里,累累果實掛滿枝頭,初冬暖陽照在黃澄澄的果實上,熠熠發光。正在勞作的貧困戶王盈周滿臉笑容:“這些果樹是我們脫貧致富的希望。”

王盈周是古桃村古桃屯村民,他和愛人都在柑橘基地里打工,兩人一年有5萬元的工資收入。2014年基地成立時,他還拿出家里的3畝地入股,前三年拿租金,果樹掛果后拿分紅。“脫貧當然不愁了!”

2014年,德保縣政協委員企業廣西百樂德農業投資公司探索聯農帶農新機制,助力脫貧攻堅。通過土地流轉租用農民土地,支付每畝300~700元不等的地租;農戶以土地入股公司,每年獲得分紅。目前,基地共接納360戶貧困戶入股分紅,貧困戶年平均獲得分紅3500元。

“貴客來到小山村,衷心感謝又歡迎,真想做雙繡花鞋,讓你從腳暖到心……”

2018年11月6日,一陣優美的壯族山歌從果樹叢中飄出,正在果園里勞作的貧困群眾用山歌表達感激之情。

唱著山歌干農活

界別聯系158個貧困村,引進產業項目486項,捐資捐物6785.1萬元;全市1773名委員與4672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幫助轉移就業5163人,資助貧困生10870人,為群眾辦實事好事4581件;全市政協組織和委員提交脫貧攻堅內容提案1563件……這幾組飽含溫暖的數據來自河池市、縣兩級政協組織兩年多來開展以“助一村、幫一戶、獻一策”為主題的“三個一”活動的情況匯總報告。

宜州區祥貝鄉古文村風景秀麗,但人均土地面積不到一畝,一方水土卻養不活一方人,種些玉米還要看天吃飯。

市政協通過“問、查、訪”等方式,了解貧困情況、分析貧困原因、尋找脫貧路子,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旅游扶貧模式,發展農業觀光、農家樂等旅游項目,短短幾年就讓一個窮山村舊貌換新顏,被自治區評為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入選全國“合作社+農戶”旅游扶貧示范項目。

“2016年,古文村因地制宜發展旅游,平整土地弄壞了十幾臺挖掘機,但換來的是當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50萬元,游客達10多萬人次。”駐村第一書記王能高告訴記者。

古文村羅村屯覃偉妹以前去廣東打工,現在把家里的3畝地租給合作社,又在合作社務工,每年有3萬元收入,年底可脫貧。

一子落,滿盤活。有了產業帶動,外出務工返鄉的村民漸漸增多,有效緩解了留守兒童和老人問題,村民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以前窩在村里找不到錢,現在土地入股有收入,務工也有錢,村民們一邊唱山歌,一邊干農活。”古文休閑農業觀光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吳玉華如是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脫貧 政協 老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