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童世駿:為新時代新作為增強新動力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童世駿
要實現領導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最重要任務之一是激發干部隊伍的工作熱情、強化他們的工作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包括諸多方面,黨政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體制內”方面需要優秀人才,非公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等所謂“體制外”方面也需要優秀人才;兩個百年目標要成功實現,這兩個方面的優秀人才缺一不可。
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能否保持應有優勢,大致說來,發生在五條“賽道”上,它們分別是最高層面的理想信念、最低層面的實際利益,以及處于中層的職業倫理、崗位興趣和集體榮譽感。
在理想信念的層面上,實際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政治優勢”的重要方面。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不僅是崇高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且是理性的(由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提供論證和支持),是有實例的(先進模范人物的榜樣示范)。理想信念方面的競爭力是我們最重要的競爭力,我們要繼續保持、努力提高。
相對來說,“體制內”在物質利益方面的優勢,不那么明顯,甚至沒有多少優勢。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而“實際問題”方面的努力空間越小,“思想問題”方面的努力空間就會越大。
具體到職業倫理、崗位興趣和集體榮譽感這三個方面,就都屬于廣義的“思想問題”的范疇。
第一是職業倫理。所謂職業倫理,是指對自己的崗位職責,一定要有“敬業”精神。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在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為什么在西方興起時發現,現代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往往是新教徒人數比較多或者作用比較大的地區;所謂“新教倫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所謂“天職”的觀念。在上世紀60年代東亞經濟起飛以后,也有不少學者發現,在這種經濟成功與東亞地區比較普遍的“儒商精神”之間,也可以找到密切的聯系。上海之所以在現代化進程中取得較好成績,也與上海在敬業精神、事功態度和規則意識方面有很好的傳統有關,這個傳統是我們要在干部工作中發揚光大的。
第二是崗位興趣。所謂崗位興趣,對于大學教師來說就是學術興趣,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就是管理興趣、做事熱情和攻關克難的志向。讓自己長時期地維持在高度創造性的工作層面,興趣尤其重要。在上海這樣的地方做管理工作是具有高度挑戰性的,也能享受到在別處享受不到的幸福。但如果對這樣一種高強度的工作從一開始就沒有相當的興趣的話,是很難獲得工作的成就的,進而也就無法享受因為工作成就而得來的幸福。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是通過針對領導干部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特長進行恰當的任務配置和崗位調整,讓領導干部盡可能處在“愛崗敬業”的狀態。
第三是集體榮譽感。馬克思很早就指出,要走出利己主義和自我犧牲之間的非此即彼,建立自主個性和真實集體之間的有機統一,而“真實集體”是個體成員在其中感到受關心、受尊重的那種集體。當然,“真實集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集體成員為建成這種集體必須付出努力、甚至作出犧牲。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人民在創造這樣的集體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績。尤其在上海這樣一個肩負著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重任的地區工作,我們都享受著前人為我們創造的成就和榮譽。現在輪到我們為后人創造能夠為他們所享受的成就和榮譽了。建設這樣一種愛護人、尊重人的集體,形成這樣一種集體中個體成員之間團結一心、榮辱與共的情感,會實實在在增強集體成員(尤其是他們的領導和骨干)的工作動力。
在我看來,要贏得上述五個方面、尤其是后面三個方面的優勢,最重要途徑之一,是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進行的反對“四風”的斗爭,尤其是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斗爭,進行到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僅有悖于前面所說的崇高理想、有損于前面所說的合理利益,同樣(甚至尤其)有違于管理崗位上工作的人們的職業倫理、崗位興趣和集體榮譽感。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集體 工作 方面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