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內地規模最大董其昌書畫藝術展揭幕
包括《富春山居圖》卷(《剩山圖》)在內的海內外15家機構重量級收藏匯聚上海博物館——
內地規模最大董其昌書畫藝術展揭幕
董其昌極為推崇蘇軾,這件蘇軾的《行書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卷》曾為董其昌好友陳永年寶藏,作品上雖沒有他的題跋,但應熟知并鑒賞過。
(上博供圖)
◆6日,展覽先期向媒體開放。
◆董其昌書法繪畫珠聯璧合之作《晝錦堂圖并書記卷》(局部)。(上博供圖)
本報訊(記者李婷)備受期待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內地迄今為止舉辦的規模最大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展出的154件(組)書畫精品系統呈現董其昌及其時代的書畫藝術成就與意義。
董其昌是晚明杰出的書畫大家,松江畫派的代表性人物。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后、影響巨大的一代書畫大師,董其昌集前人之大成,融會貫通,洞察畫壇時弊,倡導“南北宗論”,并在實踐上充分加以印證,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著名的“筆墨論”,翻開了文人畫創作的新篇章。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作品呈現,而是通過扎實的研究梳理董其昌藝術創作的來龍去脈、時代土壤,及其代表江南文化的學術觀點。”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透露,此次展覽籌劃準備了數年之久,除了該館本身的重量級收藏,更是匯聚了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海內外重要藝術機構的藏品。據統計,借展作品占展品總量的近1/3,達40余件,它們中大部分為首次在上海公開亮相,有些僅展出十天。
比如,此次展出的董其昌創作中期的代表作《晝錦堂圖并書記卷》和蘇軾的《行書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卷》是吉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只在上海停留十天。其中,《晝錦堂圖并書記卷》以青綠設色描繪雜樹豐茂、遠岫晴空、丹碧相映的江山平遠之致。在該畫作中,董其昌試圖突破院體界畫的細謹風格,用董源、黃公望法繪此圖,開創青綠山水的新畫風,畫后有董其昌行書歐陽修《晝錦堂記》全文,師法米芾,沉著痛快,堪稱珠璧相聯的佳作。《行書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卷》是蘇軾59歲貶謫嶺南途中,為贊“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兩種名酒所作長賦,文章豪放暢達,書法沉雄勁健,堪稱雙絕。該卷曾為董其昌好友陳永年寶藏,董其昌極為推崇蘇軾,作品上雖沒有他的題跋,但應熟知并鑒賞過。
而首次在中國展出,來自東京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藏的顏真卿《楷書自書告身帖》卷,也僅展出半個月時間。該帖是顏真卿從吏部尚書轉任太子少師的任免文書,相傳是由顏真卿本人所書,故稱為“自書告身帖”。“董其昌書法氣質秀弱,顏體的宏博渾厚正好起到矯正作用,其影響始終體現于董氏各階段的作品中。”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凌利中透露,該帖原本有展出計劃,為了借展上海,東京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特意調整了當地的展陳安排。
同樣,為了保障上海博物館的展覽需求,浙江省博物館也調整了自己的展陳,將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卷(《剩山圖》)首次帶到了上海,展出一個半月。“這件作品對董其昌來說意義匪淺,1596年,他第一次看到《富春山居圖》,由此產生了創作上的轉折。他開始思考,真山真水好,還是畫出來的山水好,筆墨論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可以說,黃公望的筆墨高度,讓董其昌從宋人里面擺脫出來。”凌利中告訴記者,由于各個博物館借展時間不一,觀眾若想要完整看完全部展品,至少需要參觀四次。
編輯:楊嵐
關鍵詞:書畫 博物館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