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47位本土雕塑家展示真功夫 作品件件點贊不斷
本土47位雕塑家“亮寶”
羅代奎作品《馬頭琴》
何鄂作品《夢境》
蘭州晚報訊近日,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甘肅省文聯、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甘肅何鄂雕塑院、雁兒灣當代美術館承辦的“絲路之光——2018甘肅首屆雕塑作品邀請展”在雁兒灣當代美術館精彩亮相。47位雕塑家的百余件精美絕倫的雕塑作品,展示著他們不懈的創作精神和藝術追求。
蘭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高宏梅文/圖
著名雕塑家何鄂擔任藝術總監
此次展覽的參展作者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雕塑家,也有正處創作峰值的中青年雕塑家,更可喜的是涌現出許多青年雕塑家。作品內容涉及到人物肖像、現實生活及都市情懷等不同的方面,展示了甘肅雕塑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反映了雕塑家們活躍的思維廣度和社會責任意識,特別是青年雕塑家們作品形態的多元化和材料探索的多樣性給雕塑藝術注入了一股清流。
據了解,此次展覽作為2018年度大展,我國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擔任藝術總監。在她的引領下,展覽邀請了甘肅本土47位雕塑家為主體,旨在通過他們的藝術作品,發掘西部原發性的生命體驗,原生態的生存體驗,原創性的語言體驗,以期深度挖掘和大力弘揚“西部精神”,表現西部獨有自然風貌、人文風情和藝術表現形式,提高國內外對絲綢之路新經濟帶和西部人文資源的關注度;
進而推動甘肅美術及城市公共藝術的進步發展,并以此人文價值理念作為新時期文化發展進程中彰顯“中國形象”與“中國精神”的一個重要補充與支撐。
參展作品形式多樣、理念前衛
在當天的展覽中,記者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雕塑家執著的藝術追求以及設計理念的創新。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的作品《夢境》也在展覽之列,這幅作品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女性的溫柔和恬靜,安睡的小貓和主人一同進入夢鄉,令每一個看到作品的人都不禁想起她的成名作《黃河母親》。據了解,這件作品面世后也引起了業內的關注,現在已落座于美國堪薩斯州的中美雕塑公園內。
“創作的真正動機是欲罷不能的自我陶醉。”這是雕塑家羅代奎的藝術追求。這些年他由于專心致力于紙塑的創作,多件作品在國內獲獎。作為一名81歲的老藝術家,他的創作理念被許多年輕人追捧。展覽會上一件名為《馬頭琴》的雕塑作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作品的主人公雙目緊閉,忘我的演奏狀態令觀眾不由產生共鳴。“你能看出來這件雕塑是用什么做的嗎?”畫家彭劍向記者拋出了一個問題。幾番猜測都沒能說出正確答案后,他的回答讓記者吃驚不已:“是報紙。”
藝術家梁宗孟說起他的作品《可可西里——最后的藏羚羊》流露出對珍稀動物消失的無奈,“當初創作這個作品就是希望藏羚羊能得到最大力度的保護。因為我目睹了它們無助的眼神,得知它們的皮毛在國外售價不菲,得知捕殺之人的兇狠。我希望通過作品向人們傳達一種保護野生動物的期許和理念。因此,整件作品我都采用生銹的金屬作為骨架,煥發人們對這些正在消失的生靈的保護欲望。”
伴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步伐,甘肅雕塑家們從未停止過探索與創造,一代代雕塑家薪火相傳,以滿懷才情的藝術夢想,譜寫著甘肅雕塑藝術的新篇章。
80后90后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雕塑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以孫紀元、何鄂、羅代奎、汪興東為代表的一批前輩雕塑家們勵精圖治、堅持不懈、貫通文脈、勇于創新,開創了甘肅現代雕塑的新局面。在這些藝術家的帶領下,新一代雕塑家也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在展覽的雕塑作品中,記者注意到甘肅白銀的邵旋是一名生于1982年的作者,他的作品《何克與艾黎》在業內得到廣泛好評,“有立意,理念很超前,值得關注。”
1992年出生的沈建平的作品有幸進入此次展覽。在他的創作理念中,“尊重雕塑”的態度貫穿其中。2014年沈建平的作品《仙風道骨——老子》被四川省王蒙文學藝術館永久收藏。
作為此次展覽雕塑家之一,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剛對此次展覽做出了中肯的評價:“從本次展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甘肅新一代的雕塑家們已經在有意尋求基于個人生命體驗及其感悟的雕塑表現語言。無論是主動置身于當代語境下探索與嘗試自由發揮的可能性,還是堅持從傳統文化中找尋自我回歸,其最終的意義都在于面對當下將個人體驗有效融入社會的發展,從而產生劃時代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探索藝術之路的同時,應該始終保持對生活的激情、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現實社會的敏感性,從藝術出發,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使作品具有個人生命體驗的時代內涵,讓思想的力量支持我們走向更遠。”
編輯:楊嵐
關鍵詞:作品 雕塑家 藝術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