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中風”是急性發作的慢性病,可防可控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題是“戰勝卒中,再立人生”(Up Again After Stroke)。卒中俗稱“中風”,總體呈現出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高,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的“四高三低”特點。
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卒中患者1494萬人,患病率1114.8/10萬人;每年新發病例330萬人,發病率246.8/10萬人;每年腦血管病死亡154萬人,死亡率114.8/10萬人。卒中存活者中,80%左右身體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給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帶來了巨大的陰影。
10月27日,中國卒中學會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辦第十三個世界卒中日科普公益活動,號召并引領全國2400多家醫院(卒中中心)、38400多名紅手環(卒中科普)志愿者在世界卒中日前后開展形式多樣的卒中科普宣傳、健康公益活動。
卒中來勢洶洶
卒中是一種突然發生的腦血管循環障礙性疾病。正常情況下,心臟通過血管向大腦供血,腦細胞從腦血管的血液中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從而支配人的正常思維和生命活動。
如果腦供血動脈閉塞,該動脈供血區的腦組織得不到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發生壞死,稱為缺血性卒中,其占全部卒中患者的77%;如果腦供血動脈破裂,血液進入腦內和腦周圍間隙,使腦細胞得不到正常血管內運輸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發生壞死,則稱為出血性卒中,這一類型占卒中患者的23%。全腦一旦血供中斷,6秒內神經細胞代謝就會受到影響,10~15秒意識喪失,2分鐘內腦電活動停止,持續5分鐘以上,腦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害。
卒中是世界范圍內成人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卒中可以引起多種腦功能障礙,如偏癱、吞咽障礙、語言障礙、認知障礙、情感障礙、感覺障礙、平衡障礙等。卒中的發生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軀體和精神負擔,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急性期的卒中治療是有窗口期的,比如缺血性卒中,如果能在4.5個小時內使用溶栓藥物,就會大幅降低病死率和殘疾率,但超過這一時段,溶栓不僅效果不好,反而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國際上的共識是“時間就是大腦”。
“120口訣”可以快速識別卒中
據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教授介紹,在卒中的防控過程中發現,很多患者以及患者身邊的人不知道卒中已經發生,即使意識到可能發生了卒中,大多不會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并送達合適的醫院。因此,對公眾進行卒中識別教育,使大多數人能夠快速識別卒中和馬上撥打急救電話,將患者送到合適的醫院進行救治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早期識別卒中呢?中國卒中學會于2016年世界卒中日期間向公眾發布推薦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卒中識別工具——“中風120”口訣,將我國常用的醫療急救電話號碼“1\2\0”編入方便記憶的中風快速識別口訣:
“1看”——一張臉不對稱,口角歪;
“2查”——兩只手臂,單側無力,不能抬;
“0(聆)聽”——說話口齒不清,不明白。
中國卒中學會提示: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種癥狀突然發生,請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999”或當地卒中中心電話,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卒中中心)進行搶救。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90%以上的卒中是可以預防的。發病原因大致可歸于高血壓、體育活動減少、脂蛋白異常、蔬菜攝入不足、肥胖、不良的情緒應激、吸煙、心臟疾病、飲酒和糖尿病等10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因此,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的控制等可以很好地預防卒中的發生,減少卒中的危害。
全國已建成卒中中心2458家
王擁軍向大家介紹,在過去的10年中,我國卒中的防治水平有所提高,醫療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卒中患者年死亡率較10年前下降了90%;復發率為7.7%,與歐洲國家相當,整體預后優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整體卒中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臨床診斷和救治技術水平持續進步,各種渠道的宣教也大大促進了卒中防治知識的普及。目前,我國是世界卒中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過去的3年里,在中國卒中學會的領導和支持下,我國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截止到2018年10月,全國共建設2458家卒中中心,其中304家為綜合卒中中心。中國卒中學會還探索在縣域、城市社區建立區域范圍內卒中防控基地的機制,對基層醫生進行卒中規范化診療培訓,組織開展公眾健康教育,并逐漸形成機制推廣,在全國逐步建立起三級立體化的卒中中心模式,真正實現對卒中特別是急性期卒中患者的高效、規范救治。
為進一步推進我國卒中中心建設工作,中國卒中學會總結國內外經驗,組織專家制定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卒中中心建設指南》,并啟動制訂《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作為指導提升我國卒中中心醫療水平的教材依據。
今后,中國卒中學會將面向各卒中中心,圍繞卒中急救、預防、康復等各個環節開展更加深入、全面的規范化培訓,通過卒中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優化提高卒中的醫療水平,保障人民健康,促進醫患和諧,也為其他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中風 急性發作 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