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從“松綁”放權呼吁信走來,福建國企改革挺立潮頭再出發
從“松綁”放權呼吁信走來,福建國企改革——
挺立潮頭再出發(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1984年,福建55位企業負責人聯合署名的“松綁”放權呼吁信,吹響國有企業改革的號角。從此,企業逐漸擺脫“束縛”,走上放權搞活、自主經營的改革發展之路。
資料圖
2014年,福建30位企業家致信習近平總書記,“說說心里話”,就加快企業改革發展提出建言倡議。總書記親自回信,續寫企業改革發展佳話。
再次站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節點上,福建傳承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進一步破除體制阻礙、深化國企改革,挺立創新發展潮頭。
三十載兩封信,引領改革浪潮
1984年3月23日,一封由55位廠長、經理聯合署名的呼吁信被放到福建省委領導的桌子上。如今年過八旬的黃文麟對此事的經過記憶猶新:“那是1984年3月21日至24日,福建省經委在福州召開會議研究搞活企業,沒想到一場‘交流會’變成‘訴苦會’。”
“當時國有企業困于計劃經濟體制的‘五花大綁’,廠長、經理有責無權,只起到組織生產的作用。干好干壞一個樣,工人沒有積極性。”時任福建省經委副主任的黃文麟,對企業困境深有體會,“隨著討論越來越激烈,道理越辯越明晰,廠長、經理們找到了一條出路——共同呼吁‘松綁’放權。”
這項完全沒有事先安排的議程,讓黃文麟下定了決心,“福建人素有敢闖敢拼的勇氣,廠長、經理們都豁出去了,干脆我也豁出去吧!”散會后,他根據發言連夜起草了《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信。
一石激起千層浪。呼吁信立刻得到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項南的批示,3月24日在《福建日報》頭版頭條見報;1984年4月起,福建省政府連續下發9份文件,落實企業自主權;5月10日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規定》;不久,中共中央出臺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據統計,“松綁”放權之后,1984年福建省第二季度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1.8%,實現稅利增長26.8%,上繳稅利增長31.9%。之后的5年里,福建省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翻了一番多。
2014年,恰逢“松綁”放權30周年,福建30位企業家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已退休的黃文麟再次成為執筆者。“從2014年4月8日第一稿到5月18日定稿,40天里開了兩次企業家座談會,討論信件內容,一共修改了8次。”黃文麟說,信件最終以《敢于擔當 勇于作為》為題,就加快企業改革發展與總書記說說心里話。
2014年7月8日,30位企業家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這讓黃文麟喜出望外。“原以為總書記可能會在信上作批示,沒想到專門給我們回了信。”黃文麟說,總書記信中對福建企業家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沖破束縛,激活澎湃動能
作為30家致信總書記的國企之一,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2017年成績耀眼:營業收入達221.68億元,較2014年增長超98.5%,年均復合增長率近25.7%,位列國內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第三十四位。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發展迅猛的集團,曾背負7.8億元負資產、150多家成員企業幾乎全線虧損、資不抵債。
巨變因何發生?面對市場和企業內部的多重發展壓力,集團陸續啟動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主的多項改革探索——建立市場化人才引進機制,用人能上能下,用工能進能退,薪酬能升能降;優化資源配置,國有資本從120多家中小企業有序退出,變現10余億元資金配置到存續企業;實施股權多元化、市場化改革,探索以骨干員工持股為重點的產權制度改革。
2002年起,集團先后投資6000多萬元并購民營企業星網銳捷。“國資的穩定性與民資的靈活性相結合,給我們的發展帶來強勁動力。”星網銳捷董事長黃奕豪表示,星網銳捷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7.05億元,同比增長35.47%;實現利潤7.46億元,同比增長20.86%。
國有控股、社會股東參股、骨干員工持股,激發了員工動力,實現了國有資本的放大效應。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的一系列改革,有力推動了企業健康發展。與34年前的“松綁”放權精神一脈相承,沖破束縛、激活動能的國企“閩軍”,正為福建發展提供新的澎湃動能。
在福建高速集團推動下,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路網密度位居全國前列;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以“金融+實業”雙輪驅動境內外業務聯動發展,投資建設的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為我國東南沿海首創,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則刷新了世界橋梁建設史的紀錄。
一批規模大、層次高、效益好的龍頭項目發揮了顯著作用。2017年省國資委所出資企業完成投資909億元,同比增長19.86%。這其中,不乏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互聯網經濟、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的大項目、好項目。
截至2017年底,福建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41350億元,所有者權益13493億元。其中17家所出資企業資產總額達15172億元,排位從2012年全國第十二位上升到第九位。福建國有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均高于全國地方國企和中央企業的平均水平。
深化改革,促進轉型升級
8月2日,福建省銀政通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全國首次工商登記與銀行開戶的深度融合。
“長期以來企業不了解銀行開戶要求,銀行缺乏高效的企業信息核實渠道,難以掌握人民銀行業務處理進度。”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張福壽說,“銀政通系統解決了這些痛點、堵點,在預約開戶、信息共享、行政許可電子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通過信息共享,銀行系統可實時查詢工商等部門數據,新設企業在工商窗口直接辦理銀行開戶預約,“工商+金融”直通式處理得到進一步拓展。
先行先試、突破障礙的福建銀政通,恰是福建深化體制創新、助力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節點上,福建全面深化改革,促進轉型升級。
梳理發展脈絡,打造產業高地——廈門鎢業以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發展,成為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材料最大供應商;福建省能源集團摒棄“貪大求全”理念,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健康為主的跨產業綜合龍頭;福建省輕紡控股自主研發的白色伸性紙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福建在集成電路、大數據、物聯網等重點領域,已初步形成龍頭帶動、鏈條延伸的集群發展新格局。
深化體制創新,改革落地見效——2017年作為“國企改革落地見效年”,福建省屬36家未改制企業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加強與央企、外企、民企戰略合作,56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國有資本25.87億元。同時,福建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加快轉變職能,把監管重點轉到管好資本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上來。福建省國資委出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精簡監管事項51項;推動依法監管,出臺企業改制、資產評估等工作指引80項。
創新驅動發展,新業態方興未艾——在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檢驗檢疫部門創新“整車進口一體化快速通關模式”“采信第三方檢驗結果”等監管模式,整車通關時間由6天縮短到1天;海關試點平行進口汽車3個月保稅倉儲,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上半年,江陰口岸到港外貿進口汽車5598輛,同比增長24.8%。
“站在新起點,國有企業要有新擔當、新作為。”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邵玉龍表示,未來,福建國企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新時代書寫新篇章。(記者 鐘自煒)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福建 企業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