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烏干達鄉村里的中文課堂
新華社烏干達盧韋羅8月30日電 通訊:烏干達鄉村里的中文課堂
新華社記者張改萍
“同學們跟我讀:我住在陽光小區……”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以北80公里的盧韋羅區珠穆朗瑪學校,本土中文老師摩西·阿波羅正在給學生們上中文課。
阿波羅31歲,中等身材,相貌端正,身著一件基滕格(當地傳統服飾)外套,溫文爾雅。他一遍遍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糾正發音,并用英語釋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008年,阿波羅作為中國政府獎學金獲得者赴華留學,先后在南京師范大學、遼寧大學和大連外國語大學就讀,學習國際貿易和漢語國際教育。2015年,阿波羅碩士畢業后回到烏干達,受聘為麥克雷雷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2017年2月,阿波羅來到珠穆朗瑪學校教中文。除了教珠穆朗瑪學校500多名學生學中文外,阿波羅還給附近的珠穆朗瑪小學近200名學生上中文課。
史密斯·穆吉沙是阿波羅的學生,學習中文一年多,“阿波羅教中文,也教中文背后的中國文化”。“他教我們怎樣正確使用筷子以及筷子文化,告訴我們尊重中國文化。”穆吉沙手拿一雙竹筷,一邊比劃一邊說。
安吉拉·奈伊瑞柯上初二,來自南蘇丹。她對記者說,“阿波羅老師講課很有趣,他用親身經歷向學生講解烏中語言和文化差異。”奈伊瑞柯想當一名工程師,“當我返回祖國南蘇丹時,希望自己能到當地的中國公司工作”。
高二學生凡妮莎·卡維汪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律師,有一天能夠為在烏中企提供法律服務。“回到家里,我將阿波羅老師白天課堂上講的中文說給媽媽聽,希望她未來也能和我一起說流利的中文。”
作為學校唯一的中文老師,阿波羅每天課程安排都很滿,有時要從上午8時多一直忙到晚上6時。“一個班通常60多個學生,為了讓后排的學生看得清楚,我通常提前制作漢字卡片和條幅掛在教室里,便于學生學習。”
盡管學校條件簡陋、學生缺少中文課本和輔助教材,阿波羅仍在努力地從事中文教學工作。麥克雷雷大學孔子學院也給了盧韋羅區的中文課堂許多支持,常邀請阿波羅和他的學生參加活動,有時還會將活動安排在珠穆朗瑪學校舉行。
阿波羅不僅在學校教中文,還把課堂搬上了電視臺。每周五晚7時至7時30分,阿波羅用盧干達語主講的中文教學節目在當地電視臺播出。
阿波羅也因此成了當地名人,“有時走在商場或街上,會有人認出我,聽到一句‘謝謝你教我們學說漢語’,讓我很知足。”
在他看來,中文教育應該深入到烏干達農村和偏遠地區。在烏干達農村,有許多中國企業從事各種投資、經營活動。“這些企業需要和當地人打交道,也需要招攬大量當地人工作,在當地大力普及中文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大有可為。”
“傳授中文知識,開拓學生們視野,拓寬他們未來就業渠道;傳播中國文化,讓更多的烏干達人了解中國,促進民間交往,這是我的職責所在。”阿波羅說。
談到未來,阿波羅希望能到北京攻讀博士學位。“夢想著以后能在烏干達開辦一所自己的語言學校,培養更多的烏中友誼傳播者,桃李遍天下!”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烏干達鄉村中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