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濱海新區蝶變三十四載

2018年07月16日 09:42 | 來源:瞭望
分享到: 

從開發區“一枝獨秀”到多層次開放試驗田“百花齊放”,從經濟體制改革“一馬當先”到全面深化改革“萬馬奔騰”,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天津濱海新區三十四年的變遷,映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壯麗圖景

1123125023_15315302931721n (1)

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心商務片區的樓宇 岳月偉攝/本刊

初夏的渤海灣,東風激蕩,大潮奔涌。

清晨,當一輪紅日從海平面噴薄而出,高樓林立的濱海新區,迎進了天津的第一縷陽光。三十多年前,這片曾是鹽堿荒灘的土地,激蕩起津沽大地改革開放的最強音。

1984年,中國最早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這里誕生。兩年后,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這里提筆寫下“開發區大有希望”。

東風四十年,春色鋪滿園。從開發區“一枝獨秀”到多層次開放試驗田“百花齊放”,從經濟體制改革“一馬當先”到全面深化改革“萬馬奔騰”,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這片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熱土,改革開放創新的浪潮,層層迭起、奔涌不息,不斷打造開放“新高地”,不斷樹立改革“新地標”,不斷厚植發展“新沃土”,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映射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壯麗圖景。

今天的濱海新區,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堅定改革、擴大開放,邁著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踏上新時代的不凡征程。

開放春潮層層迭起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向全世界莊嚴承諾。

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將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

濱海新區泰達大街的墾荒犁紀念廣場,矗立著一座名為“墾荒犁”的紀念碑,上面鐫刻著“開發區大有希望”。這熠熠生輝的七個大字,記錄著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一段“春天的故事”。

時間回到1984年。這一年,中央提出在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的同時,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新辟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年12月,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沿海一片鹽灘上成立,成為最早一批開發區之一。

1984年,沒有產業基礎,沒有基礎設施,沒有成熟經驗可循,天津開發區在堿花如霜的不毛之地上開始起步。建設之初,天津開發區就旗幟鮮明地喊出“項目是生命線,投資者是帝王”“為投資者提供方便,讓投資者贏得利潤”等口號。

1986年8月21日,鄧小平同志來到了天津開發區。當時,天津開發區已有11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與外商簽約41家。但與此同時,基層對改革開放的疑慮也在悄悄流傳。

“見到小平同志我們都很激動。看小平同志非常和藹,我們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慮說了出來。”時隔三十余年,時任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葉迪生仍然清晰記得當時的細節。“當我們問‘改革開放是不是要收?’時,小平同志說,‘對外開放還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問題!’”

為給一線建設者們鼓氣,小平同志在天津開發區欣然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小平同志題詞當天,這個消息就傳遍了全國,各地開發區紛紛找天津要題詞的復印件。”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回憶當時情景,年逾八旬的葉迪生至今仍難掩激動心情。

從上世紀90年代最早的“一只機”(摩托羅拉傳呼機)、“一碗面”(康師傅方便面)風靡全國,如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有3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投資總額超過150億美元,成為我國經濟規模大、外向型程度高、綜合投資環境優的“開放高地”之一。

隨著開發區的蓬勃發展,上世紀90年代,天津改革開放再次邁出新的步伐。

1991年5月,天津港港區鹽堿荒灘上圍網立區,北方首個符合現代國際經濟發展要求的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正式誕生。經過兩輪功能區整合,天津港保稅區現已包含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等多種海關特殊監管形態。

“保稅區成立以來,對外貿易發展迅猛。”天津港保稅區工委書記尤天成介紹,2017年保稅區完成進出口貿易1277億元,占天津市17%;跨境電商超400萬單,今年將突破2000萬單。

目前,天津港保稅區實現了從海港發展至空港,再擴土到臨港的重組整合,形成了民用航空、海洋經濟、高端裝備制造、快速消費品四大集聚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快速崛起,一個開放的保稅區正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

在天津港東北部,有一片淺海灘涂人工吹填造陸形成的半島式港區,這里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保稅港區的坐落地。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于2006年8月31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面積10平方公里,是我國當時規模最大、開放度最高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07年一期4平方公里通過國家驗收,2012年二期6平方公里范圍通過封關驗收。

從成立開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就一直擔負著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角色,朝著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重要標志區的方向前進。我國飛機融資租賃第一單、船舶離岸租賃第一單都出自這里。

從開發區“一枝獨秀”,到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貿試驗區“群芳爭春”,濱海新區已成為國家多層次開放的“試驗田”。

截至2017年底,這片土地上已經聚集了6600多家外資企業、11000多家內資企業,注冊資本分別為1450多億美元和3.7萬億元人民幣,在這里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超過140家。這片因開放而生、因開放而強、因開放而迸發希望的熱土,正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開放奇跡的縮影。

改革大潮奔涌不息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濱海新區時明確指出,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都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下大氣力解決體制機制弊端。天津要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平臺,先行先試重大改革措施,努力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

在國家博物館,封存著109枚審批公章,這是濱海新區敢為人先的改革見證。濱海新區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1994年3月,天津市提出用十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這是濱海新區作為一個區域概念首次正式被提出。2006年5月,國務院頒布文件,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自此,天津濱海新區成為繼上海浦東之后第二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肩負起改革攻堅“探路者”和深化開放“先遣隊”的光榮使命,努力為新時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到土地管理體制改革、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再到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濱海新區開始在一系列領域“先行先試”。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濱海新區按下改革“快進鍵”,開啟力度、廣度、深度都前所未有的改革探索。

2013年9月,濱海新區實施第二輪管理體制改革,撤銷塘沽、漢沽、大港三個工委、管委會,將27個街鎮撤并為19個,12個經濟功能區整合成為7個。

將“簡政放權”當作改革棋局中的“先手棋”。2014年5月,濱海新區掀起一場破解“公章四面圍城、審批長途旅行”之累的審批體制改革,在國內率先成立行政審批局,審批機構由原來的18個變為1個,審批人員由600人減少到109人,審批印章由109顆變為1顆,有效解決重復審批、多頭審批、效率不高等問題。

審批主體的聚合和審批流程的再造,帶來審批效率的“核聚變”。如今,辦事人只需將要件通過網絡上傳,批復完成后就可以直接到行政審批局大廳領取證照。行政審批局的151項行政審批事項,目前都已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申報。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4月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在天津東疆首批發放和應用,打通了企業網上申報、登記審核、執照發放、銀行開戶等一系列環節,企業辦照從“最多跑一次”變成“一次不用跑”。

以改革激發發展活力,不僅要大刀闊斧減少審批事項、減少審批流程,更要管好“監管的手”,既把該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又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擾。

天津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唐中賦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檢查方式、信用平臺建設等改革,濱海新區在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的同時,倒逼各部門轉變職能,將工作重心向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轉移,推動形成寬進嚴管工作新格局,成為各地學習的經驗。

隨著新一輪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濱海新區“改革棋局”迎來了新的“落子”。

2015年4月,中國長江以北首個自貿試驗區在天津掛牌成立,三個片區全部位于天津濱海新區。借助自貿試驗區的東風,濱海新區制度創新掀起新的高潮,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胸懷擁抱著新一輪改革開放發展的“黃金期”。

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金改30條”已基本落地,175項制度創新舉措落地實施,大宗商品現貨保稅交易、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保稅貨物流轉監管模式、融資租賃公司收取外幣租金等10項創新經驗已在全國復制推廣。

得益于改革創新,天津自貿試驗區用占全市1%的面積創造了全市約12%的地區生產總值、近10%的一般預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實際利用外資,以及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

2017年12月,天津濱海新區啟動了有關功能區體制改革,將區位相鄰、功能定位相近的原中心商務區并入天津開發區,原臨港經濟區并入天津港保稅區,將原屬于開發區的社會管理職能剝離出來,以再創一個新的上升期。

“這輪改革前,濱海新區各個功能區‘各自為戰’‘相互克隆’的現象仍比較明顯。”尤天成說,以前天津港保稅區有項目缺空間,臨港經濟區有空間缺項目。整合后的天津港保稅區,擁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功能區改革的同時,濱海新區主動打破各級干部的“鐵飯碗”。近期,天津開發區和天津港保稅區針對干部“能上不能下”、發展活力不足的現實問題,刀刃向內,啟動了處級干部競聘,力求為經濟主戰場通過競聘選拔出作風過硬、能打善戰的“主官”和“戰斗員”。

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在這次處級干部聘任中,原有38個正處級機構被整合縮減到了31個。現任的干部都要全部“站起來,再坐下”。競聘上的干部也不再是“能上不能下”,而是三年為一個聘期,如果不擔當不作為,他們的位子甚至連三年都難坐穩。

“天津濱海新區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其發展歷程,就是一個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說。

從經濟體制改革,到綜合配套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敢闖深水區”的濱海新區,始終挺立在改革先行的潮頭,改革大戲緊鑼密鼓,改革進程蹄疾步穩,改革大潮波瀾壯闊,改革故事生動上演。

發展浪潮波瀾壯闊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視察工作時,對天津提出了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三個著力”的重要要求。五年來,天津濱海新區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按照“三個著力”的重要要求,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走什么路、為了誰、以什么為保障的問題。

波光滟瀲,葦海蕩漾,綠樹成蔭。站在風景如畫的靜湖之畔,很難相信這里曾是個盛滿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重金屬污染嚴重的污水庫。

靜湖位于中新天津生態城。十年前,三分之一是鹽堿荒地、三分之一是污染水坑、三分之一是廢棄鹽田。經過十年發展建設,如今這里已是一座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新城,被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辦公室有關負責人稱為“生態城市建設的先行者”。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引領中新天津生態城闊步向前。采訪中,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主任單澤峰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目前生態城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創意、互聯網+高科技、精英配套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態勢,國家動漫園、生態科技園等一大批項目拔地而起。

尤其是創新,正成為濱海新區新的引擎。走進與中新生態城隔河相望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磚紅色低層寫字樓鱗次櫛比。自2016年末掛牌成立以來,這里正成為京津冀協同創新的“新地標”。

“從揭牌到今年4月底,新增注冊企業472家,注冊資本金74.6億元。百度(濱海)創新中心、京東(濱海)云創空間等大批創新項目落地。”單澤峰說。

2017年,濱海新區已擁有市級以上研發中心464家;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達到815.66億元,同比增長35%;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總產值達259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9.6%;新興服務業增長30%。

“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一只機’‘一碗面’,到現在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運載火箭、通信衛星、空間站為代表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濱海新區始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天津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說。

2017年,濱海新區制定了建設繁榮宜居智慧新城的目標,規劃通過三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有四到五個在全國領先的重點產業,兩到三個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十個以上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率先闖出新常態下新舊動能迭代更替、接續轉換的新路徑。

獨行快,眾行遠。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浪潮中,濱海新區走出“一畝三分地”,積極對接和服務北京、河北,唱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大戲”的“主角”。

四年來,濱海新區累計引進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2900余個,協議投資額逾3500億元。

在對接北京的同時,也積極服務河北的發展。

近日,裝載著集裝箱的“鴨綠江”輪,從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出發,順利抵達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實現了自貿試驗區功能向河北港口的延伸。據介紹,這條“海上自由貿易通道”開通后,津冀港口形成了“境內關外”互聯互通。平行進口汽車可直接在曹妃甸綜合保稅區落地清關,物流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在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同時,濱海新區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大開放的格局。

近年來,東疆的飛機租賃公司利用“離岸租賃”創新結構,與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印度尼西亞鷹航、尼泊爾喜馬拉雅航空、巴基斯坦寧靜航空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空公司開展飛機租賃業務。

中國中車、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央企紛紛在天津東疆設立融資租賃總部,通過融資租賃出口高端裝備,支持中資海外項目建設。”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柳介紹,目前,天津東疆正全力打造海外工程出口基地,為海外工程出口企業相關物資出口、維修、組裝提供載體。

站在新的起點上,天津濱海新區正在大力推進“三六一”思路舉措,即發展集聚經濟、開放經濟、智能經濟“三大經濟”,實施協同發展深化行動、產業聚焦升級行動、深化改革攻堅行動、開放環境創優行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民生福祉增進行動“六大行動”,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一個保證”,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加美麗的改革開放發展畫卷正在徐徐打開。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元旭 鄧中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天津 濱海新區 發展 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