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蓮蓮:“朋友圈”再擴容 亞投行底氣十足
作者: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蓮蓮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三屆理事會年會于6月25日至26日在印度孟買舉行。在本屆年會上,亞投行宣布將向印度貸款19億美元。同時宣布,已批準黎巴嫩作為意向成員加入,其成員總數將增至87個。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稱,亞投行與拉美和非洲主要開發銀行達成了協議,將向這些地區拓展金融業務。此舉是亞投行從以亞洲業務為主的信貸銀行向類似于世界銀行的全球性機構轉變的重要舉措。
據《日本共同社》6月25日報道,亞投行在不斷擴大影響力。在作為債權發行前提的信用評級方面,亞投行也獲得了最高評級,國際信用度日益攀升。
《日本經濟新聞》也報道稱,亞投行融資對象覆蓋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東和中亞國家,作為國際金融機構的地位逐漸得到鞏固。
據《美國企業家雜志》6月26日報道,印度總統莫迪稱,亞投行將在亞洲扮演重要角色,其對可持續性基礎設施的投資將會惠及成千上萬的民眾。
亞投行成員國從2015年的57個擴展至今天的87個,無論是基礎規模還是擴容速度都令人矚目,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創造了歷史。這展示出亞投行作為多邊金融機構具有的強大生命力。
一般而言,國際組織的生命力是由兩方面要素決定的,一是豐沃的現實土壤,二是科學的制度設計。
從這兩個角度看,亞投行的強大生命力,首先在于它的宗旨符合當代亞洲和世界的需求。薄弱的基礎設施一直阻礙著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在亞洲乃至整個國際社會基礎設施投資都面臨巨大資金缺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倡議建立亞投行以促進亞洲地區互聯互通,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符合亞洲國家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全球發展的整體潮流。這是其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廣泛關注和響應的根本原因。
其次,亞投行的強大號召力和中國所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中國作為亞投行的倡議者,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豐富的經驗技術,能夠給予國際社會充分的信心。其堅持互利共贏、不附加政治條件、在多邊機構中不以老大自居等運營理念充分尊重成員國國情、利益和意愿。這是亞投行取信于各成員國的另一關鍵原因。
和其他國際經濟金融組織相比,亞投行基于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驗,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在運營理念和機制上都有重要的創新。
首先,在運營理念上,亞投行聚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關系,凸顯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區域乃至全球發展的聯動意義,在全球治理、國際組織發展歷史上可謂獨樹一幟。這既使其與世界銀行、亞開行等多邊金融機構相區別,也是它在當今國際社會具有獨特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制度建設上,亞投行牢牢把握住多邊經濟金融機構的技術性、專業性特征,強調決策效率與組織目標實現的正相關關系,并在亞投行董事會等組織機構設置上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亞投行為國際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為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
從亞投行的對外合作、管理決策、項目評定、風險防控模式來看,亞投行始終秉持著開放包容的理念,虛心向既有多邊金融機構學習,又堅持自身的風格特色,這些特征能夠保證它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過去3年經驗也表明,亞投行朝著既有目標穩健地前進。我們可以對其未來抱持著非常積極樂觀的態度。實踐中,作為多邊合作機制的亞投行和雙邊合作機制的“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依托,亞投行可以借助多邊機制法制化程度、國際信用度、國際合法性相對較高的優勢為“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同時借助“一帶一路”倡議作為雙邊合作機制靈活性、創新性強的優勢,發揮和發展自身的能動性,促進區域合作與共同發展。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亞投行 國際組織 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