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學前班不能成為“小學化教育”的溫床
學前班不能成為“小學化教育”的溫床
郭立場
北京大學醫學部幼兒園教師賓曉亮發現一件讓她感到困惑的事:每年從中班升入大班以后,孩子數量都會有所減少,特別是在大班第二學期流失更為嚴重。賓曉亮對3所幼兒園進行的調查顯示,3所幼兒園去年中班時的幼兒數分別為142、139、130,升入大班后的幼兒數分別為98、45、108,分別流失了44人、94人、22人,流失率分別為30.99%、67.63%、16.92%。這些大班“輟學”的孩子大多去了一些培訓機構以幼小銜接名義舉辦的學前班。
學前班對學齡前兒童提前教授小學知識,是典型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折射出的是功利的成人視角。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三令五申、嚴查幼兒園“小學化”,取得顯著成效,大多數幼兒園不再提前教小學課程知識。吊詭的是,幼兒園規范了,但社會培訓機構以幼小銜接為名舉辦的學前班卻火了。這些培訓機構以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作為入學準備為賣點,教學內容超出了幼兒的認知范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加重了幼兒的身心負擔,往往得不償失。
所謂“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更多的不過是父母的焦慮。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不遺余力地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而勞心勞力。實際上,除非孩子的天賦特別高,學習習慣特別好,否則“搶先教育”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背上沉重的負荷。
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實驗對象(代號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兩周的C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8周的T好。這個實驗帶來的啟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人為地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超過身體承受能力的學習,只會讓孩子的學習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加重身心負擔。令人遺憾的是,當前的幼兒教育普遍以學科知識教育代替游戲教育,違背了兒童的成長和教育規律。
幼兒的健康成長,指向的是整體人格的發展,而不是超前學會那些超越年齡階段要去掌握的知識。法國學者盧梭曾經說道:“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就會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我們造就的只是一些老態龍鐘的兒童。”避免幼兒教育被“綁架”,強調幼兒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從觀念上改變人們對幼兒教育的看法,注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家長,要轉變片面注重知識學習的幼兒教育觀,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改變拔苗助長的行為。其次,教育管理部門應明確責任,進一步加大對超前教育的管理、監督與幫助,引導各級各類學校端正辦學宗旨,使各類學校具備有效的領導和管理保障。第三,學校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依據學生身心發展水平與特點開展素質教育,保教結合。只有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盡快解決日益嚴重的“搶先教育”問題,才能還幼兒一個健康、自由、快樂的成長空間。
“教育即生長”,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得到釋放,而不是把教育視作“灌輸”的容器,不該什么都往里面裝。當然,謹慎地對待幼兒教育,也不能“一刀切”地拒絕所有的特長培育,而應當尊重幼兒發展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按自身實際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孩子 幼兒 學前班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