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謝稚柳何以鑒定《仁亭詩卷》為黃庭堅早期大字

2018年06月19日 11:17 | 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宋代黃庭堅是中國書法史上的赫赫名家,存世書法作品僅在少數博物館收藏,留存于民間的寥寥無幾。近日,被書畫鑒定大家謝稚柳生前題跋并認為是黃庭堅早期書法大字的手卷——《仁亭詩卷》首次面世,并將于6月22日起在上海中心的朵云軒預展對外展出。謝稚柳先生何以認定這一書法為黃庭堅早期書法大字呢?

《仁亭詩卷》上的謝稚柳題簽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世稱“黃山谷”。北宋詩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開創江西詩派。《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說:“余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舜欽)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后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黃庭堅像與其代表作《松風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局部

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用筆如明代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云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后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柳公權的楷書得到啟發,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

《仁亭詩卷》局部,謝稚柳認為該作是黃庭堅早期書法

將出現在上海中心朵云軒預展的這卷書法《仁亭詩卷》被書畫鑒定大家謝稚柳題跋并認為是黃庭堅早期書法大字。

黃庭堅的結字中宮緊收,而四面呈放射狀,筆畫長槍大戟,筋脈舒展,鋒芒外露,骨力特健。他在上學晉唐,作為蘇門學士,服膺老師蘇東坡的書法,兼收并蓄。無論小字、大字行書、大字狂草脫出當時書風的窠臼,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其雄健縱逸的神氣,淡宕從容的風度,宋元明清以來廣受文人推崇,與他的老師蘇東坡在詩文書法上幾乎并駕齊驅。

《仁亭詩卷》款署部分,該作被謝稚柳認為是黃庭堅早期書法

鑒定家謝稚柳先生上世紀80年代初為這件作品做了長跋,參照歷史文獻與傳世其他名作,從生平、書風入手,對這件巨制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考證。謝稚柳題跋說:

宋任淵《注山谷詩集》,元豐七年有《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其一《仁亭》,其二《復庵》,其三《亨泉》,于詩題下注云“張方回家本”題云“王郎求此詩”,王郎即世弼,此詩山谷晚年亦刪去。案元豐七年山谷(即黃庭堅)監德州德平鎮,時年四十,此卷所書《仁亭詩》為《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第一章,此書與山谷書《贈張大同卷》、《經伏波神祠》、《松風閣》同體而多弱筆,尚與其作詩之年相近。《張大同》、《經伏波神祠》、《松風閣》俱為其五十以后、六十以前所書,山谷卒年六十有一,已俱為其晚期手筆。世傳山谷書未有如此卷之早者,雖未至于大醇,于以見其先后行程之跡,則此卷尤足珍也。辛酉秋九月,壯暮翁稚柳。

《仁亭詩卷》上的謝稚柳跋(局部)

謝稚柳先生見到這件作品,欣喜之余,在1981年做了這篇細致的長篇考證題跋。這首詩收入黃庭堅詩集,查考黃庭堅詩集宋代任淵的注釋,其中記載元豐七年(即1084年)黃庭堅時年40歲,來到山東德州德平做官,為山東平陰的張澄居士寫了三首詩,其中第一首《仁亭》,也就是這卷書法所寫的內容。詩注之中還提到“王郎求此詩”,“王郎”就是和黃庭堅感情甚篤的妹婿王純亮,“世弼”為其字,謝先生沒有明言“王郎求此詩”就是王純亮請黃庭堅書寫這首詩贈與他。

《仁亭詩卷》局部,謝稚柳認為是黃庭堅早期書法

謝稚柳先生對比了黃庭堅的其他三件時代相對接近的作品——《贈張大同卷》、《經伏波神祠》、《松風閣》,三件都是在50多歲所寫,和這件對比之后,字形接近,但認為《仁亭詩卷》創作時間應該更早,結合這首詩創作的年代,從而推斷書法大約作于黃庭堅40多歲,接近創作詩歌的那一年。

黃庭堅書法《贈張大同卷》(局部),現藏美國一博物館

謝稚柳更進一步論斷,黃庭堅40多歲的作品比起50多歲時的作品更為少見,甚至傳世作品沒有比這件時代更早的。

謝稚柳跋(局部)

據悉,謝稚柳不但做了長跋,他與夫人陳佩秋都精于書畫鑒定,卷上兩位大家蓋了7方鑒藏印,分別有:稚柳、魚飲、稚柳、壯暮、謝、壯暮堂妙跡、佩秋審定。

謝稚柳先生在擔任上海博物館顧問期間,前后為上博鑒定、收入眾多藏品,其中確定唐摹本王羲之的《上虞帖》、徐熙的《雪竹圖》、王晉卿的《煙江疊嶂圖》均是他經手入藏博物館。1983年到1990年,他受命于國務院出任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組長,與啟功、徐邦達、劉九庵、楊仁愷、傅熹年等先生一起完成對全國公藏機構十余萬件古書畫的鑒定。

黃庭堅書法存世約二三十件,主要在各大博物館,被認為是黃庭堅書法長卷的《砥柱銘》曾有過真贗討論,2010年在北京拍出4.368億元,創下當時中國藝術品成交的紀錄。

有意思的是,黃庭堅行書大字對后代影響深遠,尤其對明代的沈周、文徵明的大字均有影響。

同時出現在朵云軒預展中的古代書畫尚有明代沈周的書畫合卷《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卷,其中書法部分即可見出黃庭堅的影響,該卷全長11米有余,畫面描繪的是沈周在有竹莊的平安亭與友人浦汝正中秋飲酒賞月時的情景。平安亭中二人舉杯對飲,皓月當空,小徑蜿蜒,兩山對峙中有飛瀑,其上所建樓閣即是有竹莊。沈周將元代文人畫與“浙派”戴進等人風格兼收并蓄,創造了獨具個人面目的雨點皴。通篇筆墨雄健老辣,清幽高曠,是典型沈周粗筆山水畫,稱為“粗沈”。

《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局部

《有竹莊中秋賞月圖》中的書法部分,大字行書可見黃庭堅的影響

畫后,畫家以黃庭堅大字書體寫出長詩,詩的最后一句“老夫老及六十年,更問中秋賒四十”幽默的筆調寫出人生態度。此卷著錄出版頗多,如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福開森《歷代著錄畫目》等,沈周題詩亦收入《石田老人詩選》。

一些研究者認為,沈周書法學黃庭堅,是深得其三昧的,但在氣勢上沈周要略顯內斂一些。沈周學黃形成了自身的特點,中和醇正;但由于減弱了黃字字與字之間的穿插,而字形卻未相應調整,故而部分字的筆畫略顯不協調。他更多的是對黃庭堅書風的繼承,沒有進入化境,其繼承性遠大于其創造性。


編輯:楊嵐

關鍵詞:黃庭堅 謝稚柳 書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