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利好全球
盡管全球保護主義陰云籠罩,但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不僅沒有放慢,反而更快。
繼宣布自7月1日起降低汽車和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為外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減少壁壘后,國務院本月15日正式公布《關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改善營商環境,有效利用外資的六方面政策措施。
資料圖
12月8日,山西太原,民眾在超市選購進口商品。當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6%,增速較上月回升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0.3%,進口同比增長15.6%;貿易順差2636億元,收窄8.4%。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出口1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進口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20.9%。
梳理官方近期推出的擴大開放措施,至少有兩大特點。
其一,與國際高標準“對表”。例如,《通知》重申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提出積極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原油、鐵礦石等期貨交易,支持外資金融機構更多地參與地方政府債券承銷等。
其二,對準外商在華經營“痛點”。針對備受外企詬病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通知》明確表示要“大幅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針對外企反映的不公平待遇問題,明令要求及時回應解決,提出建立健全各地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此外,官方還要求提高外商投資企業資金運用便利度,提升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和出入境便利度。
“這些措施都是圍繞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關切,是有針對性、切實管用的解決方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琦說。
分析人士認為,在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國際經貿沖突加劇,世界經濟復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之際,中國持續深入擴大開放,不僅有助于推動本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將為全球經濟帶來利好。
主動降低關稅擴大進口,有助于提升行業技術效率,促“中國制造”克服短板,加速轉型升級;加大生產所需的中間品和資本品進口,有利于提升中國生產和出口能力。
“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只是手段,進口才是目的”,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稱,出口最終體現到進口中才能真正起到提升福利的作用。中國擴大進口,既能提升消費者福利,也將使經濟和貿易發展更加平衡、充分,對本國和世界都是利好。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平分析說,下調進口關稅既會促進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也可讓全球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推進投資開放,改善營商環境,同樣是雙贏乃至多贏之舉。
在國際引資競爭日趨激烈情況下,中國吸收外資正面臨較大壓力。據官方數據,2018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單月同比增速大多在1%以下。
蘇慶義表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將讓外企在華有更多投資機會,加強產權保護可減少外企投資顧慮,讓其放心來華興業,皆有助于中國吸引到更高水平的外資。
張琦也稱,考慮到中國生產要素成本低的比較優勢正在減弱,近期出臺擴大開放措施,回應外企關切,加強外商投資促進與保護,將有助于提升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在張琦看來,中國近期密集推出開放舉措,亦充分表明兌現“開放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承諾的決心,將為促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提供新動力。
“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不論對中國自身,還是對世界各國,都將是巨大機遇。”蘇慶義說。(記者 李曉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全球 擴大開放 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