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一場又一場的藝術品收藏官司 是否消磨了收藏樂趣
全民收藏時代,心態很重要
收藏市場沒有“打假”的說法,只有“打眼”一說。換言之,買對了算你運氣,買錯了只能是“打眼”自認倒霉。談及目前愈來愈熱的“收藏風”,多位藝術家坦言,對于收藏,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比收藏品的價值更為重要。
蘇州工藝美院視覺傳達系教師、中國職業藝術家聯盟水墨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楷認為,收藏藝術品應該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出現了“贗品”那就是跟投資行為相關,或者說是一種藝術品“倒爺”。在他看來,收藏應該是興趣先行,如果非要跟投資相關聯,那就會是種壓力,可能收藏者本人也會失去些樂趣,“變味的收藏也就衍生了變味的收藏品市場,對于真正的藝術家而言,藝術投資并不是他們在行的。”
在袁牧看來,當收藏變了味,收藏熱變成投資熱、投機熱的時候,大量贗品涌入市場是不可避免的。他甚至直言:“現在有些工藝師花重金收購他人作品,然后以自己名義送展,得到大獎后再去評大師,最后就是靠這些‘榮譽’得到了‘大師’的稱號。”這樣的藝術品,在他看來,也并不存在收藏的價值。
收藏市場“水很深”,但并不缺乏真正的藝術品。袁牧認為,對于一般收藏者而言,避免收藏贗品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直接進入藝術家工作室挑選作品收藏,“當然,直接到藝術家個人展覽上去挑選收藏是最為保險安全的,因為很少有藝術家會公然在自己的個人展覽上展出代工作品。”還有一個更為有效的方法,就是請藝術家提供構思草圖,創作過程照片。最后,袁牧建議收藏者們,盡量不要收藏來路不明的藝術作品。
“對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在收藏作品前期要做一定時間的研究,不能太沖動,應了解作品背景,收藏本身就是一個大學問,是自我綜合能力的體現。”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作紅木雕刻技藝非遺傳承人鐘錦德接受采訪時說,目前在國內,收藏者出現收藏失誤大多是自己擔責或尋找賣家協商解決,如果前期沒有約定責任,對方有心欺騙可尋求法律維權。
在談到當藝術品出現導師和學生共同創作后的著作權爭議問題時,鐘錦德認為,導師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案由于個人精力有限,借助學生相助之力完成的作品,此作品的著作權應屬導師;設計理念和方案是導師所原創,但在制作中只有學生一個人來完成,而導師沒有參與整個制作過程,應視為兩人共同完成,其作品可以視為兩者共有,分為設計與制作簽名,也可雙方商議誰為著作者;學生自己設計創作并制作完成,導師可能中間給予指點指導,這作品應是學生為著作所有人。“這些都是我的淺薄認知,藝術品收藏現在已經邁入全民時代,這本應是件愉快的事情,收藏者的心態最重要,不要光想著為了掙錢而收藏。”鐘錦德最后說。
編輯:楊嵐
關鍵詞:收藏 藝術品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