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從四十年高考變遷體察中國社會進步

2018年06月08日 14:21 | 作者:張砥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對現在的學生來說,高考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卻已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這些伴隨國家發展而來的巨大變化,讓人們面對高考的心情,不再像40年、30年前那么沉甸甸。一考不再定終身,不是因為高考的含金量降低了,而是因為選擇其他發展的空間被打開了。這不正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最具象的表現么?

今年的“高考季”,迎來了“00后”的首次集體登場。當他們拿起紙筆為夢想而戰,人們不禁感嘆時間之快。與時間同步變遷的,是社會的“高考觀”——近日有調查顯示,半數左右受訪考生認為,高考并非改變命運的大考;而受訪家長選擇“參加高考是為了增長經歷”的比例更高。遙想41年前恢復高考時,父輩們百感交集的趕考,同樣的節點,不同的心境,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時代的進步。

今天的學子是幸福的,而趕上恢復高考首次應試的570萬人是幸運的。對他們來說,1977年的歲末不是冬天,而是一代人接受考試遴選尋求命運改變的春天;對于剛剛擺脫十年浩劫徘徊于歷史十字路口的中國來說,恢復高考的決定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個民族奮力追趕時代的前奏。人們懷念這一有著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為中國回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正軌而慶幸,為人才向上流動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為重新確立“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而振奮。更重要的是,以包括恢復高考在內的一系列標志性事件為肇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在經歷曲折之后,再次按下快進鍵。

個人的故事是時代的縮影。40年來,超過1億人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我國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則從186美元增長到9481美元。當年,還有考生把四大發明答成“長矛、大刀、火箭、原子彈”;而今天,北大的保安們都旁聽課程、考上大學,上演“逆襲人生”,中國人口素質的大幅提高有目共睹。在現實與歷史的交匯中,我們觸碰到的,是高考之于社會進步的緊密關聯,是知識之于國家民族的強勁脈動。

走過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高考的意義也早已超越昨天。對現在的學生來說,高考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卻已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緊張與焦灼不再,出境求學、選擇藝考、職業教育等等,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動選擇。“主動”二字,刻畫著高考變革的時代景深:更加豐厚的家庭實力,更加開闊的觀察視野,更加多元的發展機會,更加多樣的起步平臺……這些伴隨國家發展而來的巨大變化,讓人們面對高考的心情,不再像40年、30年前那么沉甸甸。一考不再定終身,不是因為高考的含金量降低了,而是因為選擇其他發展的空間被打開了。這不正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最具象的表現么?

使每個人都有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是恢復高考的初衷;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亦是教育事業的初心。事實上,面對社會的深刻轉型,高考一直在探索與國家需要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同頻共振。不論是高校自主招生“千樹萬樹梨花開”,還是考試方式調整為“不拘一格選人才”,抑或是異地高考促進流動社會教育公平,高考改革行進的每一步都緊緊圍繞“知識改變命運”展開。如果說當初恢復高考,是為全社會打開了一扇窗,那么今日高考改革的歷史責任,則是要繼續打開不同朝向的門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磨礪。隨著時代向前發展,成才途徑的豐富多樣,難免會分散學子們的專注力。但正如有人所言,“一個人是否成才,關鍵不在于是否上大學,而在于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41年來,高考在變,選擇在變,時代在變,但知識的價值沒有變,整個社會對知識的珍視和渴求沒有變。通過讀書獲取知識、成就自我、報效社會仍是最普遍的大多數。對正在成長的“00后”而言,高考作為一次必要的人生歷練,或許從中打開的未必是通向高校的大門,但其中必然飽含著勤學奮發精神的感召。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保持一股朝氣蓬勃的勁頭,為每一個可能到來的機會作好準備,才能一路向前。

今天,高考在繼續,夢想在繼續,奮斗也在繼續。時間順流而下之時,惟愿每個人都能逆流而上,以蓬勃的生活,盡享時代的饋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高考 時代 社會進步 發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