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中國科協的服務對象就是科技人才。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努力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讓科技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日前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
中國科協做的是凝聚人心的工作,不能紙上談兵、空喊口號,要出實招、見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懷進鵬說,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第一次提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論斷,為我們認識科技創新的價值提供了根本指引。
“沒有強大的科技影響力,就沒有進入世界科技強國的通行證。”懷進鵬認為,當前,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創造更多的一流成果,支撐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人類文明進步作貢獻。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筑牢科技界共同的思想基礎尤為重要。懷進鵬說,中國科協是黨領導下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必須不斷提升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能力,引導科技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增強“四個自信”,匯聚起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科技事業歷史性成就的系統闡述,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創新自信,同時總書記也明確提出,我國科技在視野格局、創新能力、資源配置、體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諸多不適應的地方。我覺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科技人才的創造活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激勵機制還不健全。”懷進鵬說。
懷進鵬認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釋放科技人才創造活力,就要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首要的,就是要把社會各方面的認識凝聚起來,形成合力,建立科技創新價值共同體。中國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就是要提升對科技人才的思想引領力、情感凝聚力、精神感召力和組織黏合力。
“中國科協做的是凝聚人心的工作,不能紙上談兵、空喊口號,要出實招、見實效。”懷進鵬說。
不久前,中國科協提出了三個層次的工作布局,努力打造科協系統改革發展“升級版”。針對一些科協組織與科技工作者“不親不緊”的問題,懷進鵬說,一些科協組織團結凝聚科技人才的手段方式還比較傳統,我們既需要革新理念,找到共同的價值結合點,也要研究規律和“解題方法”,更好地聚焦靶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國科協正在大力弘揚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精神,探索以發布60項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等形式,發揮學術前沿引領作用。我們的 ‘親’要體現在價值、情感和精神認同上,既要有物質和待遇上的支撐,更需要精神和方向上的引領。”懷進鵬說。
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落地難、科學的分類評價機制尚未建立、良好的科研誠信和學風道德環境尚待優化等問題亟待破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
“科技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只有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改革的重要性,才能找準著力方向。”懷進鵬認為,從人才工作看,當前存在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落地難、科學的分類評價機制尚未建立、良好的科研誠信和學風道德環境尚待優化等制度方面的問題。
懷進鵬說,當前科技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中國科協應有擔當,敢于啃硬骨頭,積極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機制,是科技工作者實現自身價值、激發創造活力的重要保障。但實際運作中,科研人員收入往往與勞動付出不完全匹配,影響他們的積極性。懷進鵬認為,要擴大高校、科研院所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權,同時加強科技成果產權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增進有突出成果科研人員的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讓科技工作者應接不暇,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管理制度還不適應科技創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創新規律。”
懷進鵬說,面對不同領域和行業,當前以論文為主要考核指標的評價體系既不科學,也不利于科研人員創新。推動建設世界一流期刊、一流學會,引導正確價值取向,促進建立科學分類、合理、多元的評價體系,是中國科協未來將著力的重要工作。
懷進鵬認為,要以國家發展目標和科技自身發展目標為導向,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社會多元多樣,學科、領域、行業千差萬別,不可能也不應該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人才,應根據不同學科領域、不同行業類別、不同層次人才的特點,按照分類、分層原則進行差異化評價。此外,還要支持科研機構、用人單位通過市場機制和第三方開展多元評價,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
我國科研產出大幅增長,但在科研誠信和學術風氣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影響了我國科技界的形象,也有損我國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我們不要怕得罪人,要對科研不端行為‘零容忍’,果斷亮劍、率先發聲,凈化學術環境,在學術界樹立燈塔。”懷進鵬說,中國科協要以應對學術不端行為事件為契機,在科技界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助力破解“唯論文”等不良傾向,更好激發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科普不僅要20萬專業人員做,而且要動員全社會各行各業人士、數以千萬計的科技工作者來做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向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
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就要提升全民科學素養,而青少年又是重要的科普對象。懷進鵬表示,科普工作的一項重要使命是要面向未來,激發廣大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立科學志、做科學家的興趣和熱情,讓科學家成為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
懷進鵬說,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與文化多元化和傳播渠道多樣化帶來的挑戰相比,我們的科普事業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當前仍存在優質科普資源供給不足、城鄉區域科普發展不平衡、科普傳播方式陳舊等問題。此外,廣大科研人員參與科普的激勵機制仍未形成。”
應對挑戰,中國科協啟動了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和“互聯網+科普”行動,開創了科普中國品牌。懷進鵬說,今年中國科協啟動了“智慧科協”建設工程,將進一步提升科普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時,探索“三長”(醫院院長、中小學校長、農技站站長等)進入縣鄉鎮科協機構兼掛職。此外,推動全國138家科技館免費開放,建設流動科技館,補上鄉村科普資源供給不足的短板。
“科普不僅要20萬專業人員做,而且要動員全社會各行各業人士、數以千萬計的科技工作者來做。”懷進鵬說,科普工作不能僅僅是一部分專業人員參與,社會愛好者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中國科協要為后者參與科普提供支持。同時,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全球科普“大合唱”,為提升全球公眾科學素養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記者 喻思南)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科技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