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用30年時光構筑了一條條生命通道

——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院長封志純訪談

2018年05月30日 09:41 | 作者:郝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C20180530002-zx7

人物簡介: 封志純,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院長、全軍兒科研究所所長、教授、主任醫師,新生兒重癥監護和轉運網絡創始人。

隨著我國人口政策調整,高齡產婦及重癥新生兒增多,新生兒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此,今年3月,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組建的首個全國性新生兒醫聯體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逐級提供新生兒科診療、培訓和轉化醫學服務,以此深入整體地承托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和轉運網絡。而其中飽含著封志純和其同仁的努力。———編者

醫生對生命特別珍惜,有句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覺得,眼睛閃耀著生靈之光,當它眨巴眨巴地望向你,哪怕是只小動物,那種生命的力量也會震顫你的心靈。你知道,這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但當它的神采逐漸暗淡下去,生命之光隨之消逝時,你內心的遺憾和痛惜是終生難忘的。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條南門倉5號,有一座整潔、寬敞、明亮的“生命初島”,島內整齊排放著嬰兒保溫箱,“生命初島”按不足月、足月、超月嬰兒分類管理,一個個幼小柔軟的小生命或趴或臥在艙內,不經意的一蹬腿一揚手間令人心生無限憐愛,護士精心地一遍遍巡視其間,目光中滿是柔情。這就是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其堪稱全球規模最大、專業分工最細致的新生兒病房,人們賦予它挽救危重新生患兒“生命初島”的美譽,建立這座“生命初島”的人是我國第一家廣場式NICU即“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廣東省新生兒醫學中心”的創始人———現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院長封志純。

正準備去南京參加全國早產兒醫學大會的封志純,緊張而又忙碌,安排工作卻語速緩慢斯文,溫和敦厚的他有著堅毅的性格和執著的創業精神,在創建“生命初島”的同時,他還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新生兒重癥轉運工作,形成了適合國情的重病兒救治網絡模式,并把它推廣到全國各地,建成了一條條相互連貫的生命通道。

立志,只為那暗淡下去的眼神

記者:您是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第二年即1978年報讀的醫學院,畢業后一直從事兒科工作,是因為這么多年與孩子打交道的原因嗎?

封志純:我喜歡孩子,兒科工作特別單純,但并不是和孩子打交道就沒有煩惱,小小的生命反而會讓你愛得更深、責任感更重。附屬八一兒童醫院最主要特色是新生兒重癥監護,這里有先進的監護設施及完善的轉運網絡,北京大部分重癥患兒都在這里,希望重癥新生兒都能得到很好的救治,也是我為之奮斗的理想。

醫生這個詞,被賦予了拯救生命的職能,當面臨小生命消亡時,那種痛比家長還要真切。尤其是當眼見著那些剛來到塵世不久,柔軟而又鮮活的生命瞬間逝去,自己竟無能為力時,無奈、自責、心痛和愧悔曾令年輕的我痛徹心肺。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我在江西九江婦幼保健院兒科學習。當時,國家經濟不發達,兒童疾病病譜與現在大不相同,收治的患兒是以感染性疾病和營養不良為主,如中毒性菌痢、病毒性腦炎、細菌性腦膜炎、重癥肺炎、重癥腹瀉,還有鏈球菌感染后續的風濕性心臟病、腎小球腎炎等等,都是兒童生命健康的兇狠殺手。

那個年代,醫院的醫療設備非常匱乏,直接制約了醫療服務技術水平。婦幼保健院兒科住院患兒輸液治療是集中式的,夏天在大觀察室的輸液臺上總是擠滿了重度營養不良的腹瀉患兒,他們的生命極為脆弱,需要血液電解質如鉀、鈉、氯、鈣、鎂等元素的檢驗結果來指導液體治療,但當時血液電解質檢驗技術非常落后,病兒的補液完全憑醫生的經驗估計,死亡率非常高,有時一個中午就有五六個孩子不行了。作為值班醫生,眼睜睜看著一個個患兒相繼在眼前失去生命,那種震撼和痛苦是無法形容的。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患兒,他得的是格林巴利綜合征,又叫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這種病的表現先是上行性感覺障礙,然后是上行性肌肉麻痹,腿無力,腹肌無力,接下來就是呼吸肌無力。這個孩子剛來醫院時,只是兩只腳癢癢,到第三天時,已呼吸困難,那時像樣的呼吸機都沒有,只有一臺拉風箱一樣的呼吸機,根本滿足不了需要,血氣也沒辦法監測,眼睜睜看著孩子的眼神暗淡下去……如果是現在這個時代,這種病完全可以治好,可那時,真的是回天無力,留下了不少的遺憾。

所以,當醫生的對生命特別珍惜,有句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覺得,眼睛也是生靈之窗,當它眨巴眨巴地望向你,哪怕是只小動物,那種生命的力量也會震顫你的心——這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但當它的神采逐漸暗淡下去,生命之光隨之消逝時,內心的遺憾和痛惜是終生難忘的。

攀登,建起一座生命的堡壘

記者:印象中,有一幅極具鮮明對比的黑白畫,一位身形健壯的男人用一只手托抱著一個新生兒,小生命柔軟的身子趴伏在男人健碩的肩頭,背景是天地渾然,蒼茫一色……此時,您高大的身軀和監護室里那些小兒形成同樣鮮明的對比,也有人說,您是孩子們的保護神?

封志純:我是兒科醫生,也是位軍人,保護孩子生命健康是我的天職,但在學醫之初,我并沒有過多的想法,只是讀書、工作,我不善于言辭,也不會講那些大道理,我更愿意用實際行動說話。

上世紀80年代初,九江婦幼保健院每天要面對許多營養不良的患兒,雖然婦產科也有一些新生兒甚至是早產兒需要救治,但難以成為關注的重點。兒科一位老主任,一輩子專攻營養不良這個領域,還努力爭取到“全國兒童營養改善試點縣”項目,在九江地區的兩個縣開展兒童營養不良的群體預防工作。1984年春天,她從南京開學術會回來,傳達說會議爭論很激烈,國家選派到西方國家學習新生兒科學的專家回國了,要建立技術高尖的新生兒重癥監護專業,但是領導和大多數兒科專家則考慮有限的資源應該放到感染和營養不良防治上,不可能優先發展耗資相對較大的新生兒。這時我在想:如果有一天咱們有能力把保護孩子生命健康的專業都開起來該有多好啊!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條件的改善,各種醫藥、醫療技術和醫療設備都得到逐步改善,國家開始重視并推動開展新生兒救治工作。1986年,我有了在上海深造的機會,上海的醫院配備了先進的磁共振、彩超、三維立體彩超等現代化醫療設備,使我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眼界,引導我往更高的山峰攀登。

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期,廣東正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經濟發展很繁榮,您于此時研究生畢業分配到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工作,也就是在那時您開始正式深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及轉運領域?

封志純:是的。1991年,我從第二軍醫大學兒科研究生畢業來到廣州工作,前幾年軍校學習的歷練,軍隊的作風融入我的工作,也對我的思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進入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兒科,那里的新生兒和兒童重癥病房剛剛建立,呼吸機等設備還沒有配齊。一次,我接診了一名10個月大的孩子,患的是百日咳,送進病房時,黏稠的痰液已將呼吸道堵住,沒有呼吸和心跳,把痰吸干凈后,我們就用手捏皮球的方式給他進行人工呼吸,連續輪流做了24小時,這個孩子居然活了,這令我很興奮,對我影響非常大,我覺得做兒科工作特別有成就感,孩子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只要你不放棄,就會出現奇跡。后來,那個家長還帶著孩子來醫院看望醫護人員,非常可愛的一個胖小子。這件事也給我很大的鼓舞,決定開始專心從事新生兒救護工作。

我希望能夠為重癥新生兒摸索并建立一條安全保障通道。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當時廣州繁榮發展的經濟狀況,我向醫院提出了建立NICU和轉運網絡的申請,獲得上級大力支持,特批經費,配置的醫療設備非常齊全。

從我國醫院人力不足的實際出發,考慮到如何節省人力、便于管理、提高效率,“廣場式”封閉管理的病區形式成為首選。后來八一兒童醫院NICU也是按這種理念建立的。按軍隊內務要求管理,非常整潔干凈,有利于感染控制也大幅度減少了需要的護理人員數量。在做好廣州本地新生救治的同時,我們還關注到佛山、中山等這些周邊城市的醫院,婦產科有許多重癥新生兒需要轉送到廣州救治,由于交通堵塞,一般要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顛簸才能送到;而且由于不具備新生兒重癥處理能力,常常在途中孩子就已經沒命了。

鑒于此,我們申請配備了專門的新生兒轉運車和移動醫療設備,輾轉于廣州周邊各市縣的人民醫院,常規開展新生兒重癥轉運工作。我們的工作人員不論白天黑夜,只要有需要,就出車去接患兒,孩子交到我們轉運醫生護士手中,就等于進了我們醫院,后來大家都把他們稱為“移動的NICU”,極大地保障了新生兒的生命安全。于是,以珠江醫院NICU為中心的新生兒轉運網絡迅速發展,覆蓋到珠三角100多家醫院。

1994年,廣東省婦幼保健學會抓住這個典型,授予它“廣東省新生兒醫學中心”的名稱,這是我國第一家以中心命名的NICU、第一家“廣場式”布局的NICU,第一家建立新生兒重癥轉運網絡的NICU。中心的成立很快促進了廣東全省各級醫院規范化NICU的建立,也帶動了全國各地新生兒病房的建立。

2005年,根據工作需要,我來到陸軍總醫院(原北京軍區總醫院)組建附屬八一兒童醫院,2006年底啟動了這座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專業分工最細致的NICU和環首都新生兒轉運網絡,使北京大部分的重癥新生兒都能在這里享受一流的醫療救治和照護。在2006年及之前北京市新生兒死亡率多年徘徊在3.62‰以上,2007年顯著降低到2.65‰,并持續下降到近年的1.3‰左右。

我們醫院的新生兒科工作的進展,與我國新生兒科發展的大局是緊密聯系的。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新生兒科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縣鎮不斷推進,為了保證救治工作的同質化,在各級各方面領導的支持下,我牽頭國內一些新生兒科專家于2010年發起成立了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通過學術交流、科技推廣、指南制定等途徑普及新生兒病房和轉運網絡建設。近十年來,我們制定發布了行業規范近20部,其中受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委托起草的《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和管理指南》《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經由原國家衛計委發布全國各級執行,極大地促進了新生兒科和轉運網絡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保障了新生兒救治的質量和安全。

我國新生兒科經歷了改革開放初創、1990年代打基礎、新世紀騰飛這三個階段。2000年以來,我國新生兒死亡率以年平均9.2%的速度持續降低,2017年新生兒死亡率下降到4.5‰,為發展中國家最好水平,但較之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在1.0‰左右的水平還應付出較大的努力。今年3月,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組建的首個全國性新生兒醫聯體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它用核心、帶頭、骨干、協作單位四個層級,把國家、省、地、縣級優勢新生兒科所在醫療機構組織起來,致力于使生命通道更順暢,使每一個患病新生兒獲得適宜醫療照護。

編輯:趙彥

關鍵詞:高齡產婦 新生兒 八一兒童醫院 封志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