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沒資質的網約車為何屢禁不絕
新華社上海5月17日電 題:沒資質的網約車為何屢禁不絕
新華社記者王辰陽、趙文君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網上約車,約來的卻不是平臺APP顯示的車型和車牌。當前網約車市場,司機、車輛甚至某些網約車平臺沒有運營資質的亂象頻現,嚴重影響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各級主管部門連聲“嚴管”,沒資質的網約車為何屢禁不絕?記者展開了調查。
9535和54萬
9535和54萬,前者是上海市交通委日前公布的上海已獲得網約車從業資格的人數,后者是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上海市綜合交通運行年報》中顯示的網約車日均客運乘次。這兩個數據意味著,上海所有擁有資質的網約車從業者每天24小時不吃不喝不睡,每25分鐘要接一單。
“我打的網約車,感覺至少三四成是‘馬甲車’。”上海市民鄧女士說。“馬甲車”是指實際車牌號與平臺上顯示的車牌號不同的網約車,在要求網約車必須擁有本地車牌的上海等地,“馬甲車”在網約車市場占有率很大。
記者調查發現,“馬甲車”的造假門檻很低。4月底,記者通過某電商平臺添加了某“黃牛”的微信,他表示,只需花費300元,他就可以解決因為駕駛員駕齡不夠、車輛超齡或外地車牌導致車輛和駕駛員不能通過網約車平臺資質審核的問題。
不僅一些網約車司機、車輛沒資質,甚至某些網約車平臺也沒有運營資質。“滴滴出行平臺尚未獲得本市網約車經營許可證。”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門表示,滴滴出行在有關資質認定的規定出臺前就已經存在,但是近年來時常出現“馬甲車”等違法情形,因此在平臺清理違規車輛和人員未達到管理部門要求之前,暫時不批準平臺運營資質的申請。滴滴出行方面回應稱,一直在申請上海市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努力清理違規車輛和司機,并且在上海強化線下驗車機制。
處罰與違法所得的概率博弈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會長王麗梅表示,網約車、司機、平臺三方是分開的,司機可以以個人名義向交通主管部門申請取得許可證,而傳統出租車司機必須通過出租車公司申請證照。但是,即使是合格的司機和車輛,在沒有資質的網約車平臺上接單,依然屬于違法運營。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交通執法部門主要通過日常執法或市民舉報查處沒資質的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效率較低。此外,沒有資質的網約車從業人員和平臺的違法成本過低也是其屢禁不絕的原因。
今年4月,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因查處多起平臺上發生的違法經營行為,對滴滴出行和美團打車各罰款10萬元。“10萬元罰款對于資本雄厚的網約車平臺企業來說根本不是事。”上海市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副處長馬斐說,針對屢教不改、多次違規的平臺企業,希望從國家層面形成綜合監管的機制,而且監管要有一定震懾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對于網約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需要線上、線下采取綜合處置手段,不能簡單罰款了之甚至以罰代管,否則就成了一種處罰與違法所得的概率博弈。
切實加強線上監管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管理處處長孟秋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份、206個城市出臺了網約車實施細則,60個城市已公開征求意見。目前已有7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在部分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截至今年2月底,各地共發放網約車車輛運輸證14萬多本,網約車駕駛員證23萬多本。總的來看,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進展順利。但仍存在非法經營、不公平競爭、乘客合法權益和安全受到侵害等諸多問題,行業有序創新的規范發展機制亟待健全。
“不能發完許可證就算完事,還必須對被許可人的相關活動進行制度化的檢查,監督其依法從事被許可事項的活動。”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文靜說,線上監管才是規范網約車經營秩序的關鍵。
為加強對出租汽車行業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建立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制度,完善失信懲戒的聯動機制,促進出租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關于加強和規范出租汽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燕霞表示,國家出臺的網約車暫行條例規定明確,政府和平臺公司要實現信息共享,但并未規定相關責任。實際上網約車平臺不報送信息、報送信息不實的情形大量存在。如何實現平臺企業與政府監管平臺數據共享,是亟待破解的難題。
李燕霞說,目前集中推行的三種信息信用監管方式有違法事實公布、行政“黑名單”和失信聯合懲戒。應當盡快建立健全網約車經營服務誠信監管機制,對網約車平臺公司、駕駛員建立誠信記錄,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實施聯合懲戒,真正做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網約車 平臺 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