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搶藍天 還碧水 求長效——大連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掠影
新華社大連5月18日電題:搶藍天 還碧水 求長效——大連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掠影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白涌泉
5月的大連,青山縈翠,碧海流云。這是顯示大連市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生動景象,搶藍天、還碧水、抓生態,大連人為之自豪。
鉚住“天常藍”精準施策
5月17日,雨歇,霧散,藍天重現,白云復顯。18日一早,晴空如碧,極目無云。
雨后藍天最透最亮,但出現在朋友圈里的藍天圖片并不很多。不像前幾年,哪天天很藍,大家就都驚喜異常紛紛“曬”。——去年,大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0天,比2015年足足多了一個月,人們漸漸習慣了,沒了驚喜。
空氣質量的大幅提升,得益于大連市的“控煤、控車、控工業源、控塵、調結構”五大舉措綜合施治。
控煤:過去兩年,取締10噸以下燃煤小鍋爐1912臺,提標改造20噸以上燃煤鍋爐918臺,兩年減少約19.55萬噸煤炭消費量,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5萬噸,減少煙粉塵排放0.93萬噸。
控車:兩年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66460臺,自2016年起新增公交車全部實現電動化,到去年底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達2720臺,清潔能源車輛比例達72%,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70%。
控工業源,深化工業企業環境監管;控塵,加大揚塵整治力度;調結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培育發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措并舉,鉚住“天常藍”目標,使“高顏值好氣質”正逐漸成為大連空氣質量的常態。
全方位“治水”去臭還清
18日上午,大連市甘井子區泉水街道匯泉橋北側健身小廣場內,三五個孩子在大人陪同下戲耍、騎車,涼亭里有人在練習薩克斯,亭外有人在打陀螺。
“以前這里都沒人,臭味很大。”小廣場北側停車場值守人員遲明剛說,近旁的泉水河過去異味隨風飄,去年治理之后變好了,現在晚上出來玩的人多了。
大連市排水處副處長李剛說,去年市內泉水河、春柳河等6條8段黑臭水體被治理,年底全部完成,以后還將建設沿河景觀帶,還居民以“水清岸綠”。
《大連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出臺,明確了34個部門和單位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打響了修復生態、重塑自然的攻堅戰,全方位治水效果顯著。
大連市共有13處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去年一舉關停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61家企業,濱岸帶恢復、污染風險防范等工作有序進行,13處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去年,大連碧流河、英那河、莊河、復州河、登沙河、大沙河等6條主要河流7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向主城區供水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英那河水庫和碧流河水庫)水質達標率為100%。
建章立制 重考核問責
黨內嚴重警告、免職,這是大連金普新區環保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在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中失職失責受到的處理。大連市委今年4月公開通報的這起案例,從一個側面顯示出大連市抓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力度。
大連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與各區市縣黨委、政府領導共同簽署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生態環保責任,使環保壓力層層傳遞、責任層層落實,推動老百姓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的解決。
大連市出臺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39種追責情形,給“關鍵少數”敲警鐘、劃紅線。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等文件,建立了完善的考核、問責機制,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評價考核體系,讓生態責任落實成為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必考題。
大連市還從頂層設計入手,建立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務求長效。這個市2016年6月就出臺了《關于加快綠色發展提升環境品質的意見》,去年以來更密集出臺《推進資源環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實施方案》《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17-2020年)》《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等一系列文件,夯實制度支撐。
山體青蔥、水體清澈、空氣清新,為了達到這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大連在努力。(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大連市 生態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