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一個產糧大縣的黑土保衛戰

2018年05月11日 09:04 | 作者:祝大偉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從調結構到促循環

綠色農業熱起來

35歲的劉春野,是梨樹縣劉家館鎮春野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二十出頭開始種地,如今經營著近3000畝地。雜糧雜豆,是他今年的全部種植計劃。

“咱這地薄,苞米畝產1000斤,已經算多了,比不了人家畝產1800來斤。”玉米收購市場化后,產量和價格都不占優勢,劉春野一改只種玉米的老套路,開始雜糧雜豆玉米輪作。

“現在這地苞米畝產能到1300來斤。”劉春野將前兩年的黃豆地種玉米,黑豆地種黃豆,玉米地種黑豆。三樣輪著來,豆子掙了錢,固氮又肥了田。

小到農技改革,大到結構調整,梨樹縣力推循環農業,發展綠色農業,一場黑土地保衛戰正在全面打響。僅去年,全縣調減玉米35萬畝,播種大豆近10萬畝,打造了全縣5萬畝耕地輪作試點示范區。

眼下,快種完地,劉春野就有了重要收獲。“再過一個多月,綠色食品標志就能下來。”經過3年轉換期,劉春野經營的土地通過了檢測,達到綠色標準。

“就拿種黑豆來說,畝產300多斤,去年賣到3元一斤。有了綠色食品標志,還能輕輕松松多賣2元錢。”拿起紙筆,劉春野算開了賬。

“今年縣里還直接把有機肥運到了地頭,基本不用自己花錢買肥。”劉春野的3000畝地免費用上了有機肥。

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等,積造施用有機肥,是保護、提升黑土地地力的重要內容。今年春耕,梨樹縣投資150萬元,完成3萬畝增施有機肥任務。

作為農業大縣,“梨樹白豬”遠近聞名,全縣年生豬交易量高達150萬頭。

丁德經營著4家種豬繁育場,企業規模居全縣前列。在位于四棵樹鄉的廠房內,記者看到,與豬舍配套的糞便干濕分離器、堆肥的儲糞場地、糞液的儲藏池、氧化塘等設備,井井有條分布。

丁德介紹,糞便從豬舍出來,由管道進入混凝土池子,經過干濕分離后,干糞進入儲糞場,賣給縣內的有機肥廠;濕的進入氧化塘內發酵,春耕前秋收后,再裝進罐車還田。

為了讓糞液有地可還,丁德的企業通過承包、流轉等方式來經營耕地。養殖和種植無縫對接,由鹽堿地改造的1200畝水田,去年水稻收入達100萬元。

企業自己做循環農業,是梨樹養殖企業的主要模式。丁德到過不少地方考察,希望省去企業流轉土地的麻煩和成本。“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省另外一個產糧大縣榆樹,采用購買服務方式,由畜禽養殖企業或合作社將秸稈和畜禽糞便堆漚腐熟施到田間。”去年,榆樹推廣面積達10萬畝,中標企業完成肥料堆漚之后,送至地頭田間,由農民自己揚撒。

如今,梨樹縣黑土地保護也提出了做好生態循環農業的目標,正著手建設綠色食品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100萬畝,讓丁德這樣的養殖戶頗為期待。

讓黑土地“綠”起來,必然要管控畜牧業對土壤的污染。“我們逐漸用有機肥、生物肥取代化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并嚴格控制飼料添加劑重金屬用量。涉重金屬企業必須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實行清潔生產。”盛天表示。

借助黑土保護試點項目建設,梨樹綠色農業發展正向“綠色+智慧”邁進。目前,全縣形成了黑土資源動態監測信息網,專事監測黑土地水土流失和耕地質量變化情況。

從分頭干到合力做

黑土保護任重道遠

“當初,地比較荒,一畝產1000斤糧。”王貴滿在高家村的試驗田里踏查說,如今,畝產1700斤,還少用20斤肥。

走進試驗田,只見秸稈像被子一樣蓋在地上。扒開秸稈,王貴滿伸手摳進地里,抓起一把土,“看,濕乎不,黑不?”隨后,他輕輕抖落開手里的土,腐爛的秸稈碎屑夾雜在土里。

秸稈還田,還回了從地里吸收的養分,增加了土壤腐殖質。

走到地頭的一米見方土坑前,王貴滿不停地給記者比劃著,“看,黑土層有50厘米厚,去年苞米的根扎到快1米深啦。”

10年辛苦不尋常,黑土又恢復了生機。克服了諸多障礙,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集成已不是問題,但黑土地保護依舊任重道遠。

就拿秸稈消化利用說吧,相關部門之間仍待形成工作合力。

去年冬天,楊青云出趟門,回到家后,地里的秸稈沒了,“操心又上火,以前被火燒,今年被打包。”

“白瞎了去年的秸稈。”楊青云說,“打包機見地就躥,因為打了就拿錢。”去年冬天雪下得少,打包機可以持續作業,打包一畝地秸稈可得補貼30元。

楊青云有些無奈:農業部門倡導秸稈覆蓋還田,農機部門鼓勵秸稈打包發電,各家干各家的活咋成?

現行補貼政策也需精準發力。吉林省土肥總站研究員李德忠參與了全省黑土保護大大小小的調研,深感農業補貼種類繁多,但用于養地的補貼較少。

“農業生產綜合補貼實行的還是普惠制,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研究設立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糧豆輪作、深耕深松等專項,把一部分補貼資金用在保護和提高地力上。”李德忠建議。

“秸稈覆蓋耕作只有帶地入社的在做。”盧偉的合作社現有3100多畝地,都是農戶帶地入社經營。他說,小農戶只看到免耕省事省錢的好處,照舊將秸稈從地里燒掉,然后花上400多元,雇上合作社的免耕機械,輕松就把地種了。

依托種糧大戶和合作社,梨樹穩步推進黑土地保護。但是,土地分散經營制約黑土地保護的瓶頸,并沒有被徹底打破。

合作社做到如今的規模,盧偉靠的是信譽,“把地交你手里,每年收益比自己種好些,所以帶地入社干,一旦哪一年賠了,大伙就不認你了。”

盧偉每年都會在地里嘗試些保護耕地的“新花樣”,“地就是再多些,咱也能種。”在田里滾了大半輩子,盧偉對種地不犯怵。

“不去推廣新技術,問題咋也解決不了。”梨樹縣黑土地保護效果好于預期,讓王貴滿對未來充滿信心。

今年3月30日,《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正式公布,7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黑土地保護的責任主體、保護措施、監督管理制度等。

“這為保護黑土地提供了硬支撐。”王貴滿說,“下一步還要建好機構,抓好考核,擰成一股勁,保護好這黑土地。”

編輯:李敏杰

01 02 03

關鍵詞:黑土 秸稈 土地 王貴 貴滿

更多

更多